原创 大别山脱贫村成旅游景点,74岁老人每天接待千余游客,满脸微笑

[时尚] 时间:2024-04-29 08:14:2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76次

    原标题:大别山脱贫村成旅游景点,原创游景游客74岁老人每天接待千余游客,大别点岁满脸微笑

    

    

    2023年9月23日,山脱秋雨霏霏,贫村一场梦幻中的成旅邂逅,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大湾村,老人这里云雾缭绕,每天满脸如梦如幻。接待当天,千余大湾村欢迎了千余名来自广东和安徽的微笑游客,这个昔日的原创游景游客贫困村如今已成为了网红旅游胜地。图为秋雨下的大别点岁大湾村。

    

    当地有一句广为传诵的山脱打油诗:"大湾好风景,出门就是贫村岭,不再是成旅脚下石磕,或茅草抚颈。" 这句诗句勾勒出了多年前金寨县大湾村的原貌。大湾村总面积25.6平方公里,辖37个居民组,共计1032户,3778名村民。曾是金寨县71个重点贫困村之一,2014年,大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高达242户,707名贫困居民,贫困发生率超过20%。图为游客在大湾村参观。

    

    74岁的陈泽申是大湾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曾有五口人,老两口、儿子媳妇和一个孙子。和许多村民一样,陈泽申的儿子和儿媳妇前往上海打工,留下了老两口和孙子在家。然而,孩子的外出闯荡并没有为这个家庭带来幸福,反而让他们陷入了一片绝望。图为陈泽申老人脸上总是挂满笑容。

    

    在2002年,陈泽申在上海工作的儿子突然罹患重病,不幸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场离别令陈泽申老两口痛不欲生。不久后,儿媳妇也离家改嫁,原本完整的一家人,最后只剩下老两口和一个小孙子相依为命。图为陈泽申家里摆放着当地的土特产。

    

    2010年,老伴也离世了,五口变为三口,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算术题对陈泽申来说却异常艰难。最终,他独自一人抚养着孙子,生活陷入了低谷。在接下来的岁月里,陈泽申依靠着几亩田地和低保救济艰难维持生计。后来,孙子顺利考上了大学,但学费全靠贷款支持。图为陈泽申老人笑脸迎客。

    

    近几年来,大湾村依托其"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的独特产业定位,探索出了一条与大别山革命老区特色相符的旅游脱贫致富之路。陈泽申说,当地引入了一家茶厂后他将自家的三亩茶地交给了这家企业,并成为了茶厂的员工,加上养羊、做保洁、种中草药,2016年,陈泽申一家的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2017年更是达到了3万元……图为陈泽申老人给游客品尝当地的土花生。

    

    令陈泽申特别高兴的是,2017年村里兴建了一个集中安置点,为村里的29户贫困家庭提供了集中居住场所,老房子交给了政府,陈泽申自己支付了12万元,换得了一套两层小楼。此外村里还通过积极开发民宿旅游、十里漂流等旅游项目,为村民增收。2020年大湾景区已被国家评定为AA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了2000万元。图为现在的大湾村,陈泽申的新房子就在这里。

    

    陈泽申的老房子现在也成了一个热门旅游景点,最高峰时每天都有一千多名游客前来参观,他在家里摆起了货架,销售当地的特产,生意红火,现在年收入已经超过4万元,生活过得滋润自在。如今,陈泽申的孙子在省城工作,只剩下他一人在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早点盼着孙子成家,趁着自己身体还硬朗,为孩子留下一点积蓄。图为陈泽申老人的家也成为景点。

    

    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案例选编》。该选编总结展示了乡村旅游扶贫的成就,旨在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值得骄傲的是,六安市金寨县大湾村成功跻身其中,成为全国范围内100个典型案例之一。图为游客一波接着一波。

    

     大湾村的变化不仅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还激发了更多的农村地区积极迈向乡村旅游发展的步伐。大湾村,不再是曾经的贫困之地,而是脱贫致富的生动典范,为更多乡村振兴之路点燃了一盏明灯。图为大湾村的民宿。(吴芳 文/图)原创作品,严禁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返回,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