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程万里 湘军有为丨贺晓英:35年,从青丝到白发,做烈士军属的女儿

[娱乐] 时间:2024-04-28 23:25:1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68次

原标题:征程万里 湘军有为丨贺晓英:35年,征程从青丝到白发,湘军晓英做烈士军属的丨贺女儿

贺晓英。图/中国退役军人微信公众号

红网时刻记者 李璐 实习生 孟芷如 综合报道

贺晓英,青丝今年60岁,到白的女红军烈士贺学锐的烈士孙女,现担任桑植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洪家关光荣院院长。军属

35年来,征程她从事革命老人陪伴照顾工作,湘军晓英把125位老红军、丨贺老八路、青丝老战士和烈属当作亲生父母一样,到白的女使他们的烈士晚年生活充满快乐和幸福,并为94位离世的军属革命老人养老送终。与此同时,征程她还悉心收集整理光荣院里蕴藏的革命战斗故事,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鲜活教材。

7月30日,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全国双拥办联合发布“最美拥军人物”先进事迹,倾注一生为革命老人养老尽孝的优抚工作者贺晓英,便位列其中。

烈士后代,传承“红”心

洪家关白族乡是贺龙元帅的出生地。距贺龙故居1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一所成立于1958年的洪家关光荣院。这是一所为红军烈属、红军家属、红军烈士后代及革命伤残军人创办的光荣院,常年居住着为新中国作出贡献的20多位革命老人,是失亲失家的革命老人安享晚年的家园。

1986年,25岁的贺晓英顶住精神压力,成为了洪家关光荣院的一名服务员。当初家人和亲戚朋友都劝她放弃这份工作,说是自找苦吃,她却毅然决然,甘当“孝顺女”。

贺晓英的爷爷贺学锐是一名红军连长,1935年5月在桑植县朱家台指挥突围时壮烈牺牲。在她心中,没有机会给牺牲的红军烈士爷爷尽孝,那就把这种“孝”扩大到桑植县的革命老人身上。

从临时工到院长,贺晓英一心扑在光荣院服务工作岗位上,将自己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光荣院的老人。35年的生死离别,35年的柴米油盐,35年的根根白发,共产党员贺晓英用35年的时间求证一个敬业奉献的红色信仰。

无微不至,给烈属最温暖的照顾

“英儿,谢谢你,我的好孙女。”

1995年, 95岁的戴桂香离开了人世,弥留之际,还感谢贺晓英的照顾。戴桂香是贺龙元帅的堂弟、红三军第二师师长贺锦斋烈士的夫人。贺锦斋1925年在石门泥沙与敌人遭遇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当时结婚不到两年。年仅24岁的戴桂香悲痛欲绝,但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所吓倒,继续为贺龙元帅作情报工作,经常接应、掩护红军伤病员。因此,也常遭敌人的追捕和迫害,身上落下了不少伤病。

1958年,光荣院一建院,她成了入院的第一位革命老人,在洪家关光荣院度过了37年。贺晓英进院当服务员起,就一直照顾她,戴婆婆去世前两年,卧床不起,贺晓英一口一口地喂饭,帮她洗漱,照顾无微不至。

烈属余秀英妈妈长期孤单一人,因思念丈夫过度,临终前患上了抑郁症。贺晓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白天一有时间就陪她说话,夜里她怕孤独,就和她睡在一起,这一睡就是40天。余秀英妈妈临终前,掏出两块银元,对贺晓英说:“女儿,这两个光洋我一直舍不得花,现在也没用了,给你留个念想吧。”握着这两块银元,贺晓英泪如雨下,这是一个革命烈属对她的信任和嘱托。

61岁的退伍军人杨征武,无儿无女,因为糖尿病并发症,左腿已经被截肢,贺晓英背着他上楼下楼,十年如一日,杨征武说:“我入院8年了。院长最辛苦,没有节假日,每年都是和我们一起过年。这样的院长真的不容易。”

35年如一日的坚守,让平凡的工作充满意义

35年来,贺晓英吃住在光荣院,劳动在光荣院,一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为老人做饭、洗衣、挑水、劈柴、搞卫生。在她眼里,没有什么比陪伴照顾老人们更幸福的事。

为老人买生日礼物、过年放鞭炮、守岁、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清明扫墓祭祖、送老人探亲、接老人回院、为离世老人处理后事,这么多年她就是这样不停地忙碌着。

她把125位革命老人当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照顾,为94位活到80岁以上的革命老人养老送终,让他们临终之前觉得跟着共产党闹革命不亏。

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贺晓英每天和老人们在一起生活,听他们讲述自己跟着贺龙闹革命的故事,是最快乐的事。贺晓英会把革命老人讲的故事记在脑海里,因为她知道,“每一个革命老人的故事就是一部桑植人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的活地图。”

光荣院里有着成千上万个革命战斗故事,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学习的鲜活材料。为充分发挥政治资源优势,也让老人们心有所许,情有所钟,贺晓英认真策划、精心组织口才好的老兵去学校、机关,讲述亲历的革命历史和战斗故事,引起了极大反响。光荣院的社会价值更高,社会关注度更强,老人们也更加自信,更加自豪,更加光荣,更加幸福。

现在,当地的中、小学校都把光荣院当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个学期都组织学生来光荣院慰问,打扫卫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忙到无暇顾家,付出终有回报

贺晓英1985年结婚,第二年到光荣院工作,没想到结婚后三年,丈夫韦绍平不幸患上脊椎管畸形压迫神经症,不久半身瘫痪,丈夫和两个孩子全由公公婆婆精心照顾。34年来,她与亲人团聚的时间不到50天,34个春节,她都是在光荣院里和老人们一起度过的,家人生日,她也不敢多做停留。

贺晓英在光荣院总是亲历亲为,早上四五点起床,买菜做饭;到县里开会,总是结束后回到院里再吃饭。就这样,贺晓英放下小家,一心扑在老人身上,业余时间,她和大家一起探讨院里的发展,思考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种好蔬菜,补充一点生活开支,如何改善老人们的生活,以及如何管理好光荣院等问题,自己家庭的一些琐事也无法顾及,一心一意做好光荣院的各项工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自己踏踏实实的工作,贺晓英先后获得“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全省三八红旗手”、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她所在的洪家关光荣院获得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

然而,贺晓英还有一个朴素又伟大的理想:“我想搞好传帮带,将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引导他们视革命老人为亲人,让入住光荣院的每一位优抚老人可以幸福安康地度过晚年,让尊老为德、敬老为善、爱老为美、助老为乐成为退役军人全系统的光荣传统。”(李璐 孟芷如)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