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关键在岸,源头在山” 正文

“关键在岸,源头在山”

[焦点] 时间:2024-05-02 13:23:1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08次

高山多泉,其水清冽,岸源径流不息。头山

秦岭巴山之间,唯一一条连接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的岸源河流发源于此。全长近1600公里的头山汉江,是关键长江最长的支流,是岸源汉文化的根基。

它的上游安康段,河网密布,关键占全省水资源的岸源29.8%,每年为丹江口水库输水280亿吨,头山占丹江口水库供水量的关键67%,是岸源南水北调工程水源涵养面积最大、供水量最多的头山地区。

安康是名副其实的西北水城,水的元素无处不在。石泉、汉阴、汉滨、白河等县名中都带水,岚皋的“皋”指水边高地,不少乡镇、农村都以境内流淌的河水名称命名。

然而,汉江并非一直风平浪静,它也经历了从美到乱、由乱到治的过程。过去五年,河湖长制在这里发挥了重要作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不仅被各级官员奋力践行,也日益深入普通人的心间,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加入治河行动。

朝霞中的汉江安康水库

朝霞中的汉江安康水库

硬手治乱

      神仙豆腐是安康市岚皋县的一种美食,做出好吃的豆腐光有神仙树叶不够,还要到山林深处去打纯净的泉水。在岚皋人眼中的“神仙”,实则是指大自然,一代又一代人的命运,与这里天赐的山水紧密相连。

连当地人都说不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神仙豆腐的味道开始变了。

37, 40); max-width: 100%; white-space: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text-indent: 2em;">汉江两岸出现了采石场,一些非法或是野蛮挖沙的船在江中游弋,河道被挖得千疮百孔;企业也将污水排入河里,河湖生态遭到破坏;随水而居的人们养成了在河边洗衣、洗菜、洗车的习惯,对水质也形成危害。

2016年12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安康闻令而动,从汉江到小沟渠,都迅速立起负责人的名牌,开启“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治河方略,向政府主要官员要绿绩。

保护好一江清水,是河长谢承海的第一政治责任。

谢承海是岚皋县四季河镇的党委书记,镇名因境内流淌的四季河而得名,这条河流最终汇入岚皋县最大河流岚河。

绵延49公里的四季河是岚皋县城5万人的水源地,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区。一处凉亭上的对联,“叠峪清嘉林上烟岚起豫陕,惠风和畅云边汉江济京津”描述了它的重要性。

2013年谢承海刚到这里工作时,却是另一番风光。镇上没有垃圾处理系统,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只要有人住的地方,就有垃圾堆,就有污水排放,白色垃圾随处可见。

“河流的治理主体在水,关键在岸,源头在山。”谢承海提出建设清洁、富裕、休闲、平安“四个四季”,清洁被排在首位。

河里的任何一块石头都不能被拉走,山上的每棵树都不能被砍掉。四季河镇重拳出击,禁采、禁渔、禁伐,关停河流沿线一批采砂采石厂、中小型养殖场,要求岸边的农家乐,不再使用一次性塑料水杯、餐具。每隔一段时间,镇级、村级河长就会组成巡河队,清理白色垃圾。

四季河镇为沿线735户农户,每两户配备一个垃圾箱,公路两岸建设垃圾屋,并统一回收处理;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并一直运行;从水利部门争取1000万元资金,开展水土保持园区建设,从单一治理变为整体涵养。

一系列举措成效明显,近些年,四季河水质始终保持在二类以上。2021年3月,四季河通过陕西示范河湖建设验收,成为全省首批示范河湖,谢承海也因此获得全国优秀河长的荣誉。

得益于新发展理念的共识,各级河长纷纷下河,下一级河长解决不了的问题,上一级河长出面协调。

2019年9月,岚皋县一处工业园区在建设过程中违规下河采砂,由于利益关系盘根错节,河长办屡禁不止。总河长得知这一情况立即召开了现场会,问题得以成功解决。

在汉滨区和旬阳县交界的地方,河道漂浮物的问题时有发生,市级河长下河督办,最终彻底厘清责任,明确任务。

…… ……

“把责任加到‘一把手’身上,是解决河湖问题的关键。”安康市水利局局长刘昌兰说,河湖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盘考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必须“一把手”抓、抓“一把手”。

百石流域治理

百石流域治理

云端治水

夜幕降临,一束摩托车灯光照亮了四季河。杨义平开始晚间巡河,他原是一名铁匠,如今还在四季河畔经营着一家铁匠农家乐。

2017年,岚皋县最早开始探索河长制,为了加强社会监督,岚皋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增加河湖督察长,他们的职责是负责联系和监督河长,同时与护河员沟通,一起巡河值守、捡拾垃圾,发现和劝阻乱采乱倒等违规违法行为。

自从被聘为四季河镇的督察长,杨义平才感受到个人的涓滴努力,也能与国家治理产生强烈共振。

摩托车行至竹园村,杨义平听到河里有吵闹声,悄悄靠近一看,有人正准备电鱼。电话打给村级河长后,河长和几个村民火速赶来。

听到声响,一名电鱼者弃车而逃,另一名被送交镇上的派出所。

2020年1月,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正式实施,为了护鱼,各地不敢有一丝马虎。被杨义平“抓”到的下河打鱼者中,不乏有机关单位退休的干部,但他都一视同仁,该阻止阻止,该上报上报。

随着河湖长制的推行,河边乱倒垃圾、挖沙电鱼的现象基本绝迹,很多人也从以前的“反面典型”变成护河员。

安康是全国首个将护河责任体系落实到村一级的地方,目的是为了解决合村并镇后,一些偏远山区路途遥远、信息不灵,镇级河长监督链条长,反馈不及时的问题。

这里的“首个”除了包括率先确定村党支部书记为河长以外,还指最早实行护河员制度,到目前为止,全市已经有3000多名护河员在大山里、河流边发挥着作用。

月河,因形似弯月而得名,发源于汉阴凤凰山,流经安康市汉滨区,最终汇入汉江。在汉阴县境内,护河员汤义翠负责涧池镇到军坎村的四公里范围。

从自家出发,把河道走一遍至少得六个小时,河道边本没有路,走在其间,到处都是石头、青苔、烂泥、花草树木,下雨天滑得要命,但还是得接着走,汤义翠心态好,就当锻炼身体。

平日,汤义翠只需要拿着铁钳和编织袋捡拾垃圾就可以,但洪水过后,杂草树枝太多,有时候一清理就得一整天,有次不小心还陷到杂草遮住的泥潭里。

那次之后,汤义翠找来一根竹竿,安了一个铁钩子,人走不到的地方,她就把竹竿伸过去。有时,她还会叫丈夫一起帮忙。

山太深,水太长,一步一走的护河总是显得吃力。作为人力补充,安康市白河县信息平台的建设,将护河从水边拓展到“云上”。

山大沟深的白河县,共有河流765条,人们生产生活在河边,人数有限的护河员要盯紧这众多的河湖,总有力所难及的感觉,管理力量需求矛盾一直存在。

有了摄像头以后,乱倒乱建、超标排放、地质灾害等现象,坐在信息平台面前便可轻松看到。最关键之处在于,它解决了水利执法取证难的问题,提升了执法效率。

2019年11月,与白河县只有一江之隔的湖北省郧西县接到群众举报,称江面上存在违规采砂的现象。为了检验举报内容的真实性,郧西县的执法人员上门求助,将拷贝了2个小时的数据拿回去作证。

2020年年初,距离白河县城40公里的冷水镇水平村,群众反映有人在河道偷采。水利部门第一时间调取监控画面并赶到现场,取证、行政处罚,一天结束工作。

散落在大山里的护河员也能感受到“云护河”的优势,巡河时使用APP,能及时上报问题;信息平台如果发现水源地、工业集聚区有疑似偷排、偷采的现象,水利部门很快会收到系统提醒并通知护河员。

镇坪县干部与志愿者清理河道垃圾

镇坪县干部与志愿者清理河道垃圾

接力治河

在推行河湖长制起初,有些基层干部抱有质疑的态度,产生过压力大、任务重的担忧。但随着河湖环境的改善,他们也毫不吝啬表达自己的激动,还是绿水青山好啊。

群众的意识也跟着扭转,这证明,保护生态是人们久藏心底的一个盼想。治河没有旁观者,它正成为一场持续进行的“接力赛”,来自四面八方的社会力量加入其中,成为民间河长。

干了近10年的环保工作,张元江见过各种颜色的水。

严重的排污会让水变得又黑又臭,矿山开采废水直接排入河流,能把水面切割成界限分明的两个部分,一半清澈,一半橙红。

步行13000多公里,张元江捡过各种垃圾。

塑料纸、农药瓶子、针管输液器……就像牛皮癣一样,难以彻底清理。汛期过后,各种垃圾堆满河道,甚至还有动物尸体,与记忆里有鱼有虾,能游泳也能捧起来喝的河水形成对比。

张元江出生在汉阴县的一个小村庄,是在河边长大的。光脚踩石头、在碧绿的水里翻腾,是他童年最欢喜的事。但后来,河水还是变了样。

早年外出创业攒下第一桶金后,张元江回到汉阴,开始拓展在家乡的商业版图,成立了博元实业有限公司,生意涉足房地产、酒店等多个领域,这个名字后来还延伸出“博元公益组织”。

为了看到小时候的河流,张元江买来皮划艇,专门找人在月河上捡垃圾。效果确实很不错,但他很快发现,一下雨,还是会有很多垃圾随着支流汇入月河。

张元江来到支流观音河的源头中坪村,拿着环保倡议书进学校、进农户家。意料之内,收效甚微,村民多年随意倾倒垃圾的习惯不是一份倡议书就能改变的。

他再次做出一个兴师动众的决定,发动30多个村民清理河道,10天时间清运走70卡车垃圾,填满了村上预计20年才能填满的垃圾坑。大伙直呼:“这么多年了,从来没见观音河这么干净过!”

治河不能一时兴起,要做就要长久地坚持。

这些年,是中国环保变化最大的年头,也是脱贫攻坚干得最火热的时候,张元江找到其中的结合点,在汉阴县的8个农村聘请64名贫困户,穿上红马甲、戴上红帽子,组成一支护河队。

观音河镇进步村的李前银很庆幸得到这份工作,他也不想戴贫困户的帽子,但无奈,儿子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几亩水田,没有固定收入。加入护河队后,每个月1000元的工资给了他不小的帮助。

张元江规定每天需要下河四小时,但李前银觉得,待着熬时间不如出门巡河,只要一有空,他就提着袋子到河边走一走,一天远远超过四小时。

张元江对护河队建立了严格的考核办法,护河成效不明显的还会被清退。到目前为止,他的护河行动已经拓展到全县14个乡镇、24个村,成员达到160人。

2020年至今,他还在多处水源地建起11个垃圾分类回收置换驿站,像纸箱子、酒瓶子一类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村民带到这里就能换取生活用品,做到变废为宝,资源有效利用。

治河需要代代相传,人人发力。河流缓缓流淌,来到旬阳县,它被一支女子护河队“接管”。

护河队的发起人叫朱先萍,今年57岁,她其实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可现在多了一个响亮的头衔——全国“巾帼护河卫士”。她的跟随者越来越多,全县已经形成30多支护河队,3500多人加入志愿行动。

家住双河镇高坪社区的朱先萍发现,近些年由于城镇化发展、易地搬迁的实施,社区的人越来越多,地面上的垃圾也日益增加。

2017年3月8日,在这个女子本来可以“享受”一天的节日,朱先萍却向社区提出上街打扫卫生的想法,并相约平日一起跳广场舞的八个姐妹共同行动。

当天活动结束后,她们商定,每个月1号、15号为清扫日,定时定点出去清扫垃圾。这年,安康在全市推开河长制,朱先萍便把捡拾垃圾的范围拓展到河道。

第一次下河,她带了十几个姐妹,自掏腰包买了马甲和帽子。从早上7点开始干,本来计划午饭前回家,但清理出来的垃圾太多。她找了一辆卡车,清运六次,干到下午2点才完事。这期间,附近的村民送来方便面和水,开车的大哥被感动,没要钱就回家了。

2021年夏天雨水多,每次大雨过后,她们都会下河,但往往是这次的垃圾还没收拾完雨水又来了,周而复始。

尽管这样,朱先萍还是觉得自豪、有成就感,和跳广场舞一样令人开心。

渐渐,她们的行为得到“官方”认可,双河镇开始在全镇推广和宣传,还买了团体保险。不久后,19个村都建起护河队,2000多人参与进来,志愿者代表在会议上领了旗子,带着队员下河了。

社会“奖励”也随之而来,很多爱心人士、在外工作的老乡,时不时寄来手套、雨鞋,还有资助等。

(当代陕西   刘甜甜 )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