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男孩用妈妈手机打赏游戏主播6万元,到底怎样才能管住熊孩子的手?

[综合] 时间:2024-04-28 02:31:5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04次

原标题:11岁男孩用妈妈手机打赏游戏主播6万元,岁男手机手到底怎样才能管住熊孩子的孩用孩手?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8月27日报道:市民洪先生日前来电反映,自己11岁的妈妈儿子涵涵(化名)暑假期间在多个平台给游戏主播打赏,总金额约6万元。打赏到底他在联系某家平台退款时,游戏样审核却迟迟未能通过,主播住熊焦急的岁男手机手洪先生因此向东方网新闻热线求助。

洪先生告诉记者,孩用孩自己和妻子从安徽来沪,妈妈暑假期间将孩子接到上海。打赏到底因为夫妻二人平时都要上班,游戏样所以涵涵白天一个人在家。主播住熊为了方便联系,岁男手机手妻子的孩用孩手机就留给了儿子。想不到涵涵在家时,妈妈用妈妈的手机在多个平台上给游戏主播打赏,前后一共花掉了约6万元。

洪先生发现之后,开始向平台申请退款。在其中一家平台,涵涵因为曾经在直播中发言谎称自己19岁,所以平台方在审核退款申请时,对涵涵是否是未成年人产生质疑,也让洪先生申请退款的过程变得困难。

“孩子说,当时怕别人不带他打游戏,所以才说自己19岁了。”洪先生向记者提供了涵涵的出生证明、户口本等身份信息,可以看到孩子出生于2009年,今年只有11岁。同时,洪先生也透露,涵涵曾经打赏过的主播愿意证明涵涵的确是未成年人,并且已经将涵涵通过微信直接转账的打赏全额退回。

经过反复沟通和核实,记者从该平台获悉,洪先生的退款申请已经审核通过,但需要扣除20%的税金。原因是打赏金一部分在主播,一部分在平台,而平台还需要为主播交税。洪先生在考虑后,最终接受了这一协定,截至记者发稿时,平台方已经将退款返还给了洪先生。

涵涵的案例在一番波折后比较顺利地结束了,那如果其他家长遇到未成年子女在平台上打赏,在申请退款时需要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民法典》中是否有相应条例可以依据?华东政法大学民法专业副教授孙维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依据《民法典》第145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以涵涵的事件为例,“即使平台有一万个理由相信他就是19周岁,钱也要退。因为法律规定限制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合同,如果不和他的年龄、身份这类状况相适应,要经过他的法定代理人追认和同意。”孙维飞表示,这是因为对未成年人利益的保护优先于相对人信赖的保护。

平台防范:技术在提升,普及仍欠缺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未成年网民收看网络直播的比例正持续提升,2019年达到19.8%,较2018年的13.4%提升6.4个百分点。其中,小学生网民为15.6%。当前,互联网对于低龄群体的渗透能力正持续增强,报告显示有32.9%的小学生网民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这对家庭的上网技能教育、网络内容监督管理、互联网企业针对性保护机制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直播等娱乐形式,多家平台已经建立了相应的青少年保护机制。例如,快手APP设有专门的青少年模式,开启后无法进行打赏,且观看内容经过过滤。在充值界面,也有显著标示提示禁止未成年打赏。如发生未成年打赏,平台设有专门的未成年打赏处理流程及未成年关怀热线,核实后会进行退款处理。

腾讯公司于2017年2月推出了“成长守护平台”,可协助家长对未成年人子女的游戏行为进行引导。2020年6月开始,腾讯在对已实名未成年人“限玩、限充、宵禁”基础上,专门针对“孩子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绕过监管”的问题,扩大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范围,对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户进行甄别。

据悉,在成长守护平台家长守护模式下,家长可在绑定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后,实现对其游戏时间和游戏消费的提醒、查询和设置;家长也可以与子女共享彼此游戏时长等信息,建立平等伙伴关系,通过互相了解和激励实现目标。

尽管从技术上已经有了“层层保护”,但这些功能模块对家长的普及并不完善。采访中,洪先生就表示自己和妻子都不玩游戏,并不清楚APP上可以打开“青少年模式”,可见平台方除了在技术上不断提升保护能力,对家长人群的宣传也同样重要。保护模式不能沦为摆设,而应该实实在在让家长们用起来,也能让未成年打赏问题防患于未然。

家庭教育:加强沟通,引导正确金钱观

为什么孩子会沉迷直播?“儿童青少年的自控能力还处于发展过程,11岁青春期前后的孩子又经常处于冲动行为,感情用事。”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蔡丹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游戏和在线直播存在很多吸引孩子心理的特点,比如画面漂亮有趣,这本身会吸引孩子。”蔡丹教授指出,游戏往往有一定难度,但大多数通过自己挑战,可以战胜一关又一关,孩子会觉得非常有成就感,这些成就感难以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取的。而在线直播在打赏后有一个立即反馈的机制,“也就是孩子付钱打赏,屏幕会弹出孩子的名字,主播会点到孩子的昵称等,这种快速的积极反馈,是非常能够吸引人去长时间关注的。”

“孩子做完作业,没有机会得到马上的奖赏和反馈,也没有机会在几千个人面前,会有人提到自己,表扬自己,肯定自己,这种机会都在游戏和直播互动中实现了。这种吸引力,没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难以罢手的。”

结合涵涵的案例,蔡丹教授还指出,留守儿童需要加强亲子沟通,亲子活动,提升孩子的归属感受。“为什么家长在损失了6万元之后才发现这个问题?是不是平时对孩子的关注太少了,甚至也不知道孩子在做什么?”对涵涵的家长有意识在假期把孩子接到上海同住,蔡丹教授表示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行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在孩子早期关注、关心越多,青春期之后亲子沟通的障碍就会越少,亲子冲突的概率就会下降。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缺乏父母在身边,少了最亲密的爸爸妈妈的温暖支持和关注,他们会有情绪、情感上的不充分满足,这时候他们更有可能对网络、游戏产生依赖。“所以既然涵涵家长有意识把孩子接到上海,那再多花一点时间用心陪伴,周末陪着孩子去公园,平时晚上有15分钟到30分钟的户外活动或者在家共同进行亲子游戏,下棋、积木都是很好的推荐。”在游戏过程中,父母有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机会,爸妈也在工作之后有一定的放松和休息,听到孩子的需要,并且能够满足孩子一部分需求。孩子在情感上有了父母的支持,他会降低对直播平台和游戏等网络的沉溺。

此外,蔡丹教授还强调,儿童对金钱的价值缺少判断,对金钱的概念在这一阶段也并未成熟。“这一年龄的孩子可能面对5万还是5千,只有一个很大、很多的概念,至于两者相差多少,或许还真的没有太清晰的认识。”因此,蔡丹教授认为,从道德认知来看孩子并不是故意挥霍。“金钱概念的发展,也需要和自己的劳动结合起来。让孩子了解父母每天工作的辛苦,知道劳动之后得到报酬的含义,才能逐渐形成正确的金钱观。”

“电子支付时代,孩子看到的只是一个数字,并不能把这个数字背后的金钱,甚至金钱背后的劳动付出结合起来。孩子可能以为转出去的只是几个数字,或许像游戏一样,这些数字还可能通过吃一点‘奖赏’,再要回来的。”蔡丹教授表示,孩子对金钱、生命的认识,需要在学习、成长中逐渐习得、形成,他也呼吁游戏平台、直播平台,要传递正确的孩子心理发展的知识,莫用娱乐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傅文婧)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