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海南 | 种蘑菇的音乐老师张用专:村民含泪送别即将调离的他

[娱乐] 时间:2024-05-04 14:41:3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53次

原标题:感动海南 | 种蘑菇的感动菇音乐老师张用专:村民含泪送别即将调离的他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海南南国都市报记者 赵航

一直以来,种蘑张用专村乡村振兴的音乐道路上不断涌现出着无数平凡而伟大的人。他们有的老师泪送离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领头羊”,有的民含是凝聚乡里共识的“主心骨”。然而,别即即使在众多的将调驻村队员中间,张用专也是感动菇非常特别的一位。2022年6月,海南一段“驻村工作教师即将调离、种蘑张用专村村民纷纷上前含泪拥抱送别”的音乐视频在网上传开,视频的老师泪送离主角就是张用专。

“他十一个月,民含顶别人很多年!别即”

张用专是东方市天安乡陀牙村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并不是村里的老师,但他驻村前当了22年的教师,驻村后也经常给陀牙小学的学生们辅导学习,一来二去大家就都叫他张老师。

视频中,全村老幼依依不舍地跟即将调离的张老师话别,不时有村民悄然落泪。 而不为人所知的是,此时张用专驻村工作才刚满十一个月。

十一个月的时间,对婴儿而言刚学会爬,对高考学子而言还不够用来备考,对拟任干部来说还没出考察期,但对张用专来说,已经足以换来坨牙全村275户村民的真心。

“他在村里十一个月,就跟别人在村里住了二十年一样!”坨牙村的村民吉亚文说道,“你们记者进村的时候,狗叫了吧?村里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家时狗也叫,但是张老师绕着村子走一遍,是一条狗都不叫的,连狗都已经知道这是‘自己人’了。”对这个“狗不理”的情况,张用专也不禁莞尔。“刚驻村的时候,白天要工作,我就用晚上的时间挨家挨户地去拜访,去跟他们聊聊天,谈谈心,看看他们到底缺啥,需要啥。这时候狗其实是叫的,但就这么走着走着,大概到今年2月以后吧,狗就不怎么管我了,因为熟悉了……”

张用专走访村里老人。受访者供图

动物通人性,人的感触就更深了。十一个月,张用专全身心扑在村里。位于八所镇的家他没回过几次,而村民几乎每天都能在村里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田里,有张老师帮忙插秧的身影;小学里,有张老师辅导孩子的声音;排水渠旁,张老师帮灌溉的老人排号;医院里,张老师帮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送诊。到了晚上,你还能看到他一家一户地“串门”。就这样,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张老师就和村里打成了一片。

“我活了40多年,就没见过这样的人,好像村里什么事情都能看到他。去年‘狮子山’台风期间,他带着伤脚组织村民防灾。他对村子里一切都了解,这是真的不容易!”村民吉亚文感慨地说。

“狮子山”台风期间,张用专在逐户排查安全问题。受访者供图

“人人都是心理学家,你付出真心,他们看在眼里。”

陀牙村是偏远地区的黎村。黎村,意味着民俗、生活习惯、甚至语言的差异。

85岁的独居老党员高亚尼是黎族人,不懂普通话。她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张用专不时为她买菜做饭,还帮她疏通被堵塞的厕所化粪池。她患上青光眼住院动手术,张用专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去看望并悉心照顾老人家。她的住所是稍显老旧的砖石结构,但座椅却是全新的,一问之下,果不其然,也是张老师送的……

高亚尼老人坐着张用专送的座椅。赵航摄

“张老师是大好人,有良心。”村民们帮阿婆翻译了这句话。

“语言不通,确实会带来一些麻烦和困扰,不过也并不是不能解决。几位阿婆之间经常走动,她们有人懂普通话,靠着翻译也能交流,后来相处得久了,也不太需要翻译了,大概比画一下,也就能知道老人需要什么了”张用专说道。

因为一直从事教师工作,张用专对村里孩子上学问题尤为关心。当得知村里王正言因父母外出打工、缺少关怀而辍学的情况后,张用专以老师的经验时常开导他,最终赢得孩子的信任,并帮助他成功复学。

村民王亚蝶孩子生病没钱治疗,张用专第一时间帮他代付了医疗费用,之后又资助他发展产业,从根源上解决家庭收入问题。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其实和村民们交流,重要的是用心,用真心换真心。人人都是心理学家,你付出真心,他们看在眼里,心里就能感受到。”张用专总结了自己的“工作心得”。

“不会就学,外行也能变内行”

陀牙村地处偏远,生产用水紧缺。据当地村委书记介绍,坨牙村有耕地1500亩,其中水田约900亩,但因为缺水问题,在耕的土地往往只有50%左右。

坨牙村干涸的水渠。赵航摄

张用专是一名资深音乐老师,但音乐解决不了缺水问题……

怎么办,张用专的选择是“不会就学”。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张用专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进行调研,并通过网络平台向专家请教,最后决定利用村里废弃的秸秆、玉米秆种植有机蘑菇。“解决不了缺水问题,那就找不用水、少用水的办法。”张用专解释道。

从下了这个决定开始,村里又多了一个新的风景线——“种蘑菇的张老师”。

张用专在处理培植菌菇的桔梗。受访者供图

从开始试种到确定可以推广的品种,张用专整整用了六个月。在今年5月,他带领村民种下了一批平菇和一小块鸡枞菌试验田。目前也已经看到收获的希望。

张用专带领村民种植的鸡枞菌已结出幼小的菌菇。赵航摄

今年6月,张用专被调整到新的岗位,这才发生了陀牙村乡亲依依不舍送别的那一幕。但实际上张老师并没有远离乡村振兴工作,现在的他是四更镇居多村的驻村工作队员。在继续践行驻村职责的同时,他也忘不了自己刚种下的蘑菇,利用工作闲暇,他也还在用电话远程指导坨牙村的村民照料蘑菇的相关事宜。

“6月高温天多,那批蘑菇在35摄氏度以上的气温下就会坏死,必须得及时洒水降温。”张用专跟记者解释道。言谈之间,他就仿佛一个专业的农业大咖,一点也看不出这是一个学艺术出身的老师。

“不是我,是我们”

聊到自己的事迹,张用专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

“300多天的驻村,每天和老百姓相处有感情了,也很不舍。但乡村工作队就是应该到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组织给了我调任,就说明有更需要我的地方。”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没有赶上此前支援乡村的运动,但我有幸参与了乡村振兴这一伟业!等到我老了,去和我的儿子孙子讲,那也是我参与了一个覆盖全国的、有重要意义的伟大工程,这是人生的一种荣耀。”

“乡村振兴工作队的每个人都很忙,我只是其中一个,只是做了我们队伍中所有人都应该做的事”

张用专和东方市其他乡村振兴队队员一同参与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培训后他们将散作漫天星火前往全市各乡各村。赵航摄

“我们的使命还远远没有完成,乡村振兴永远在路上。”夕阳里,张用专和其他队员们一起,毅然向前。(赵航)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