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风暴下的医药IPO:年内13家企业终止上市,ipo进度放缓,规则调整

[焦点] 时间:2024-04-28 18:39:4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15次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反腐风暴权威,医药专业,年内及时,企业全面,终止则调整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上市

  一场声势浩大的度放医药反腐风暴正席卷全国。

  截至8月14日,缓规全国已有超170位医院院长、反腐风暴书记被查,医药学术会陷争议,年内医院、企业医药代表等身处风暴中心。终止则调整此轮反腐力度空前,上市实属罕见。度放

  相应的,资本市场也受此事件影响,今年医药及相关行业企业上市进度放缓。wind数据显示,7月后,过会的38家企业中仅上海小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家医药制造企业。该公司于2023年7月14日过会,保荐机构是国信证券。

  时代周报记者在上交所、深交所发行上市审核系统中查询发现,截至8月15日,今年来沪深交易所共有13家医药制造企业终止上市,创业板6家、主板2家以及科创板5家。一名投行从业人员表示,“这个数量在近些年算比较多,今年各行业终止IPO的数量都较多,现在从业人员更加严谨了。”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了2022年全年沪深交易所终止上市的医药制造企业,共8家。其中,创业板5家,科创板3家。今年八个多月的终止数量已超去年全年数据。

  医药企业IPO进度放缓,规则调整

  7月历来是IPO市场的申报低谷,但从整体数据来看,今年的“淡季”更淡。wind数据统计,2023年7月仅北交所申报1家,沪深交易所无申报。对比近两年同期数据,今年也有一定程度下滑。2022年7月全市场申报受理的IPO有3家,2021年也有2家。

  对此,一位投行承做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与投行业务的申报流程有关。他解释道,“招股书引用的财务报表有效期为6个月,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延长,但至多不超过3个月。因此,以2022年末为最后一期财务数据的招股书,各家业务团队均优先在2023年6月份上报。”

  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近期针对医药企业IPO部分规则有所调整。最新一期《上交所发行上市审核动态》中明确了医疗企业开展销售推广活动的要求,同时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申报前6个月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时间认定等问题作出回应。

  上交所表示,医疗企业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往往较高,销售推广活动的真实性、合规性颇受市场关注,销售推广费往往存在名目复杂、类别多样、可能用于隐性支出等问题,一直是审核关注的重点。

  鉴于此,上交所要求中介机构关注医疗IPO企业开展销售推广活动的四个要点:一是各类推广活动开展的合法合规性;二是各类推广活动所涉各项费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三是各类推广活动相关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四是经销商、推广服务商同发行人及其关联方的关联关系及交易公允性。

  多位投行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此次窗口指导可能导致接下来医药企业的上市进度推迟,但长期来看利于行业发展。”

  对此,专注于医药投资的机构也认为,此次行业整顿长期来看,利好行业发展。国内最早一批生物医药专业投资机构之一的倚锋资本认为,“短期生物医药行业企业家以及投资人都在经历阵痛,承担风险;但长期来看,中国医药行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未来会走得更稳、更远、更好。”

  倚锋资本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近期由于各种因素交织,生物医药企业上市节奏明显放缓。但目前来看,IPO不是投资人和企业家的终点,它只是阶段性里程碑,现在这个里程碑的门槛高了,投资人和企业家都要去做调整,宏观上去积极理解国家的政治需求,实践中投资人和企业家要做大‘打铁自身硬’,解决内在的不足,提升市场竞争优势。”

  或重塑医药行业生态

  多名业内专家及研究人员认为,此次医药反腐的力度空前,对行业生态的重塑或超过此前的集采。

  一家股权投资机构的医药投研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如果从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来看,去除药品销售中间环节的灰色地带资金一直符合政策发展的趋势。无论是过去的两票制还是集采,其实都印证了这个趋势。”他认为,近期的反腐也是沿着这个大方向及总体趋势,针对某些细节进行管控,总体来说,会推动整个中国医药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此次医药反腐可能推动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未来医药行业结构也可能发生变化。卖方研究团队并未对短期的医药股价调整表示悲观。天风证券生物医药团队认为,“拥有高品质创新药的公司将在行业净化后具有更强竞争优势。”医药反腐的深入推进将显著推动行业加速出清部分“低品质,高费用”的产品,真正具有临床获益的创新药将具备更强竞争优势。

  天风医药团队建议,关注产品竞争本质。从短期来看,此次医药反腐相关工作的推进对医院场景为主的相关业务,例如:设备、耗材、药品等品类阶段性有影响,但预计整体影响可控,尤其是对存量相关业务。长期来看,真正具有临床价值的相关细分行业将具备竞争优势,获得更快更高的销售放量。

  倚锋资本表示,“我们更关注真正有硬科技、能解决临床痛点的创新产品。”在判断一个医药企业的投资价值时,倚锋资本认为,“首先,我们关注临床价值。在关注药物或器械新颖性和原创性的同时,更重视对临床价值的评判;其次,我们注重技术壁垒。在判断项目价值时,考虑背后所依托的核心技术,是否能迅速取得竞争优势,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余产品都无法撼动其市场地位。”

  倚锋资本着重强调,“我们投资原创药、高端医疗器械,不是简单地投资概念,而要看到项目科学严谨的理论原理、扎实的实验和临床数据,回归药物和器械产品本身。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