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云视角】云岭深山观云海、品名茶 正文

【云视角】云岭深山观云海、品名茶

[百科] 时间:2024-04-28 11:48:2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71次

 

  

古老族群,万千生灵

东方树叶,岭深上古神木

孕育,山观诞生于此

这里是品名云之彼端

这里是国之南境

这里就是云南

云茶香飘,芬芳世界。云视云海赵家琦 摄 鲍子仟 设计

构成云南的岭深

高山、河谷、山观雨林之间

有村落的品名地方就有火塘

有歌声的地方就有美食

有人的地方就有茶叶

在景迈茶山,这里的云视云海各族群众世世代代以茶为生。 赵家琦 摄

大益、岭深澜沧古茶、山观中茶

陈升号、品名勐库、云视云海高黎贡山

下关沱茶、岭深六大茶山、山观八角亭

……

2021云南“10大名茶”畅销全国

2021年云南“十大名茶”受热捧  赵家琦 摄

易武、南糯、贺开

勐宋、景迈、布朗

茶山之名世人皆知

……

布朗茶山一隅 赵家琦 摄

这里的茶山至少两百余座

这里是世界茶树的起源地

以及最早的茶文化发祥地之一

易武茶山 资料图

生长于此的茶树

用漫长的演化历史

告诉了世人一个简单的道理

万物之生、源自和谐

千年的东方树叶之下

是茶树生物群落

是世居于此的民族

以及源远流长的故事

 

正在茶树下忙碌的茶农 赵家琦 摄

蜀汉时期

诸葛亮“和抚”平定南中“教夷种茶”

唐宋元明

云茶在茶马古道上嗒嗒作响

“茶马互市”商贸繁荣

明末清初

云岭大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

这片来自云南的“东方树叶”

促成了茶马古道

交通线与商业集市的形成

远销域外的云茶”品牌

至今备受热捧

新摘下的茶叶 赵家琦 摄

据统计

2021年

茶叶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有机认证茶园面积

产品认证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古茶树数量居世界前列

 (↓横屏观看↓)

 

布朗山万亩生态茶基地 赵家琦 摄

“云茶”驰名海内外

不仅是云南生物多样性的集中体现

也彰显了

云南人“诗和远方”的生活方式

如今更是云南打造

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引擎

人间草木,绿水青山

“茶”字拆开

便是一人一草一木

人在草木间方显茗香氤氲

景迈山古茶树林 赵家琦 摄

  “茶树下面会长些特殊的草株,牛和马会来啃食补充一些身体需要的元素;寄生在茶树上的这些是‘蟹脚’,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普洱市澜沧拉祜自治县芒景古茶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南康正带领着记者走在澜沧县景迈山古茶树林中。

正在林间觅食的松鼠 赵家琦 摄

当地居民正在为茶树枝干“洗澡” 赵家琦 摄

生长在古茶树上“螃蟹脚” 赵家琦 摄

  穿行在5月初夏的景迈山草木之间,牛铃和鸟鸣在古茶树林中回响,古老的枝丫上长出了新芽。南康是当地人,更是茶山的守护者。他所说的,是景迈山世居村民的传统文化,也是云南各族群众对自然的敬畏,更是如云南山川河流般流淌在骨子里的信仰。

带着雨滴的新叶 赵家琦 摄

云南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

从雪山到河谷

横断山脉间夹藏了

长江、珠江、澜沧江、怒江等水系

大大小小的茶山茶园也氤氲之中

 

牛铃和鸟鸣在古茶树林中回响 赵家琦 摄

  普洱邦崴1000年的过渡型茶王树,镇沅千家寨超2500年的野生茶王树,凤庆香竹箐的大茶树等,这些“年迈”的茶树像一颗颗珍珠散落在云岭大地。野生型、过渡型(或称中间型)、栽培型古茶树的存在完整地记录了茶树的进化史。星罗棋布的茶树群也形成了古茶生物群落,各色植物、生物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生物多样性系统。

  (↓横屏观看↓)

 

  云雾间的茶山里散落着许多古茶树 赵家琦 摄

  在大益集团勐海茶厂我们看到,目前已建成涵盖云南省境内所有茶叶品种(31个种、2个变种)不同季节、不同年份总共3898个样品资源库。绿水青山造就了云南丰富多样的茶资源,得天独厚的环境使云茶广受世界热捧,品牌价值全国前列。

摘下“金叶子

鼓起钱袋子

2021年云南省茶园面积发展到740万亩

产量49万吨

全产业链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

澜沧景迈山正在晒茶的农妇 赵家琦 摄

2021年茶产业综合产值1071.10亿元

同比增6.69%

“10大名茶”企业缴纳税收

占总额的60%以上

勐海贺开茶园里采茶归来的茶农 赵家琦 摄

从保山昌宁光山茶园到

西双版纳勐海南糯山

茶农来自茶产业的收入增长20.6%

绿春县大水沟乡茶园采茶忙 资料图

小小一片茶叶

为云南的精准脱贫

实实在在作出了重大贡献

自茶马古道以来

茶再一次成为了

云南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南涧茶园间采茶忙 资料图

是人间草木

是绿水青山

是金山银山

新旧相拥,握手言和

  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南糯山村委会半坡老寨茶园新村,茶园里夏威夷果、桃子、茶树相互掩映,刚刚采茶回来的茶农热情地为客人们斟上一杯传统竹茶。在当地推行的茶园“稀植留养”模式的勐海巴河茗典茶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李永文告诉我们:“合作社秉承绿色生态有机发展理念,已辐射带动周边4000多亩茶园,提高了茶叶品质。”

当地竹茶茶器 赵家琦 摄

打破传统提高经济价值的同时

也给云茶带来了更多的新意

精美的传统茶器 赵家琦 摄

  乘中老铁路自昆明向西双版纳进发,高铁驶过之处皆可见现代茶园。再经景打高速来到勐海茶厂大益茶庭体验中心,在参观传统茶器之前,眼眶里装满的还有冰滴球、茶粉机等一系列现代化茶饮设备。

吧台上的“新”茶器 赵家琦 摄

吧台上的“新”茶器 赵家琦 摄

  时间回到20世纪50年代,现代工业模式进入云茶工艺的赛道,复垦老茶园,发展新茶园。如果说对于从零开始的地区是茶产业的复制和增产,那对于拥有千年茶文化的云南而言,既需要增产和利润,也要面对传统资源和文化遗产的继承。

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造就了云茶 赵家琦 摄

在秉承敬畏自然的

传统云茶生产衣钵中

云南摸索出了

一条自己的绿色发展道路

新鲜的茶叶正在晾晒 赵家琦 摄

  在勐海七彩云南茶园,生态种养的紫鹃依水而现;在思茅龙生茶园,“坡地改台地”种养模式下,虫鸣鸟叫是茶园的伴奏;在云南中茶茶业,6种中茶普洱茶“昆明干仓核心航天菌株”搭乘神舟十二号返回,赋能茶饮研发……

布朗族乡班章村委会区域一片紫鹃茶依水而现 赵家琦 摄

茶中有林

茶在林中

远看青山绿水

近看心旷神怡

拍下茶叶的近景 赵家琦 摄

经过70多年建设发展

茶叶在云南实现了

传统与创新的握手言和

一跃成为千亿绿色产业

茶叶分拣加工 赵家琦 摄

制作茶砖 赵家琦 摄

在勐海炎热的夏日里

端上一杯冰滴普洱

云茶独特的高原香气、风味依旧

且多了几分清冽、凉爽

以及新意

清爽的冰滴普洱茶充满“新”意 赵家琦 摄

清爽的冰滴普洱茶充满“新”意 赵家琦 摄

茶之于云南

曾经是传承和文化

如今是发展和创新

云茶的故事未完待续

……

  云南网记者 赵家琦

  部分资料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