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建设文化强省!黄埔“十古”璀璨已千年

[休闲] 时间:2024-04-28 15:47:0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01次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王际娣

  古树、十古古村、广东古井、建设古屋、文化古庙、强省古塔、黄埔古港、璀璨古道、已千古桥、十古古码头……今年以来,广东黄埔区对辖内十类古遗存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度挖掘,建设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文化传下去。强省黄埔区对十类古遗存的黄埔保护及活化利用,不仅唤醒了传承千年的璀璨优秀传统文化,更守住了乡愁,保住了老百姓心中的根。

  走进玉喦书院及钟氏大宗祠,青砖石,硬山顶,龙船脊,雕花檐,一砖一瓦都沉淀着厚重的历史;距离玉喦书院约30分钟车程的南海神庙,“番鬼望波罗”的传说脍炙人口,洋舶往返跨越千年时光,南海神庙依然宫阙巍峨,“扶胥浴日”的盛景虽已成为过去,但“海不扬波”的祈盼至今生生不息……

  作为广州市农耕文化的重要区域,黄埔区拥有的古遗存远远不止这些。今年以来,黄埔区梳理了辖内的701处古遗存,归类为古树、古村、古井、古屋、古庙、古塔、古港、古道、古桥、古码头“十类古遗存”。大量的传统村落,兴盛的宗祠文化,以及扒龙舟、舞貔貅、波罗诞等民俗文化不断被挖掘,重新唤醒了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守住了乡愁,保住了老百姓心中的根。

  访千年古村 守无尽乡愁

  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日益融入时代,走进生活,为经济社会生活赋能添彩,持续增进人民的家国情怀。这一点,《小康》记者在走访黄埔“十古”过程中感受颇深。

  萝峰山下,古香古色兼具园林风光的玉喦书院赫然于此,与“十里梅花浑似雪”的萝岗香雪公园,两者相得益彰。书院与梅林的相互映衬,让美景多了几分风骨。

  据萝岗钟氏第26代后人、萝岗钟氏文化协会秘书长钟民宪介绍,玉喦书院的前身为种德庵,是广州萝岗钟姓始祖钟遂和所创办。他亲执教鞭,教育家族子弟及乡中寒门子弟。钟玉嵒便是在种德庵随父读书。奈何他仕途坎坷,一直到50岁才中进士,晚年辞官归故里。回乡后,在原来种德庵旁修筑“萝坑精舍”。

  玉喦书院讲解员欧雪冰介绍,玉喦书院自南宋至清数百年来,文人墨客、官僚名流慕名而来者数不胜数,为书院与寺庙留下许多石刻和墨宝。其中著名的有唐韩愈的“鸢飞鱼跃”匾额,宋朱熹的“忠孝廉节”字匾、文天祥的诗词,明海瑞的联句、衡阳王的题匾,清郑板桥的四季竹刻、张之洞的诗碑等珍贵历史文物。

  祠堂作为宗族的精神象征和物质载体,一直被视为中国人心灵的家园,灵魂的归属地。祠堂见证了一个个家族的兴衰、变迁和绵延,它不仅仅是一座古建筑,更承载着浓浓乡愁。

  黄埔区宗祠文化厚重,村村有祠堂。萝岗钟氏历代出文人、武将众多,钟氏大祠堂建筑群可谓是典型代表之一。《小康》记者在现场看到,钟氏大宗祠与诰封将军祠、六宗祠并排成一线组成的钟氏大宗祠建筑群,十分壮观。

1663148001133981.jpg

莲塘村时四陈公祠 肖昆华 / 摄

  钟民宪介绍,该建筑群见证了钟氏家族500多年的历史变迁,由于历史久远曾经数度修复,近年来钟氏宗亲也筹钱出力修复,奈何修复费用高昂。如今国家重视传统文化,尊重民俗,省、市、区都拿出相应资金对祠堂进行修复。“作为钟氏后人,希望能更大程度地修旧如旧,让其继续发挥凝聚钟氏宗亲的纽带作用。”钟民宪说。

  当前,玉喦书院与萝峰寺已被评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含了钟玉嵒墓、钟氏大宗祠及其南侧诰封将军祠、钟氏六宗祠。

  大宗祠是黄埔区厚重文化底蕴的一个缩影。除钟氏大宗祠外,莲塘村的时四陈公祠、幸福里的文冲陆氏大宗祠、穗东街南湾社区的麦氏宗祠等,目前依旧是重大节日、婚庆等重要日子的聚会场所。

  “每年波罗诞,外出务工的村民、远在他乡的宗亲都会放下手中的活,抽时间回来庆祝这个盛大的节日。以麦氏宗祠门口的空地一直延伸至‘人民会堂’,数百桌宾客欢聚一堂,大家都沉浸在热烈的氛围中,十分热闹。”南湾水乡村民麦健权向《小康》记者强调,宗祠就是根。

  在黄埔区701处十类古遗存当中,莲塘村的古遗存占了36处。除古树外,这里有最早始建于宋代的12口古井,建于清代的时四陈公祠,以及鸿佑家塾、秀昌书舍、友恭书室等岭南特色古建群落和2条街、11条巷道,还有20世纪50年代建成的青莲戏台。

  莲塘村村民、村史编写人陈耀松介绍,相传南宋末年,陈氏先祖陈时四,赶着一群鸭子来到这里,意外地发现了藏匿于帽峰山脚下的这方宝地,于是在此定居。在古代,人们建房屋首先要选定水井,水井开挖成功才建房屋,时四祖屋的古井涌出甘洌泉水滋养了一代代陈氏后人,时四古井和莲塘村相伴了近千年。

  莲塘村向来重文,至今保留下来的有秀昌书屋、鸿佑家塾和友恭书舍。相传最鼎盛的时期家家户户都会把自己的小孩送去私塾读书,白天耕作,晚上读书,夏季莲塘边,书声伴蛙声,连成一片,声声入耳。

  探千年古港 扬海丝文化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数千年历史发展,黄埔区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形成了以海丝文化、军校文化、香雪文化、创新文化等为主的特色文化体系。

  千年商都,海丝明珠。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发祥地,千年黄埔港可谓是兴盛繁荣,经久不衰。南海神庙、黄埔港、深井村、莲塘村,如同行走的博物馆,将海丝文明重现眼前。

  在黄埔区长洲街深井社区,完好的深井古建筑群记录了广州黄埔这一古港口的兴盛。相比其他古村落,这一古村更显“洋气”。

  资料显示,雍正十三年,广东巡抚杨永斌在向乾隆呈送的奏折中曾专门提到“黄埔深井村民多会番语,与洋人私自交易”。显而易见,深井村是我国对外开放、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早的地区之一。据深井村村民凌文星介绍,该村曾因被清政府指定为法国海员的休息地而被称为“法国人岛”,很多老一辈的人都会说法语。

  位于深井村东北部的安来直街,就是建于清末民初的安来市旧址。这条长约400米的古老街巷,两旁都是旧式排木板门的商铺,44间商铺全是灰筒瓦、青砖墙等典型的岭南特色建筑。凌文星介绍,这条当年盛极一时的商业街,遍布米铺、布店、医馆、中药店、烟馆、金铺、当铺、五金店……街尾各有牌楼一座,横匾书“安来”二字,意为此地可确保安全,客商可以安心在此经商。当年商业之繁华,可见一斑。

  古老的遗迹像一扇窗口,让现代人认识更久远的过往。在深井社区的竹岗山腰处,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的外国人公墓,因当地人俗称外国人为“番鬼”,所以这片墓地也被称为“番鬼山”,于2002年列入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源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757)年,清政府在广州设立粤海关,吸引了大量外国商人从事国际贸易工作。墓地埋葬的有外国官员、船长、军人海员等,略显斑驳的墓碑犹如一张书签,夹在了广州发展史的其中一个重要时期。

  在深井社区还有一口有故事的古井——安来古井,也“见证”了这一切。井水质清爽、水源充足,当年可供100多户人家和多间茶楼饮用,是安来市唯一的饮用水井。这也是当时的外国商船上的船员上岸后的取水点。如今,虽然村内已通自来水,但水井仍在使用。这口古井也已被列入黄埔区文物保护单位。

  海丝文化的重要场所南海神庙同样遗留了众多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痕迹。黄埔区庙头社区的南海神庙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在波罗江上,庙有高大的菠萝树,因而得俗名波罗庙。南海神历代受敕封,清雍正二年(1724)被封南海昭明龙王之神。往来进出庙前,祭拜祈福,《广东通志》卷八《礼乐志》载,“南海神庙每岁春秋仲月壬日致祭”,是为官祭。民间以农历二月十三日为南海神生日,每年于二月十一日开始,举办庙会,规模盛大,称“南海神诞”,又称“波罗诞”。附近民众及香港、澳门、东南亚地区华侨信众蜂拥而至,祈求国泰民安、海不扬波、出入平安。

  历史记载,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就开始形成,到了唐代安史之乱后,中原通往西域的陆上丝绸之路被阻断并逐渐衰落,货物贸易逐渐改走海上丝绸之路,各国海船汇聚,广州由此成为中国第一大港。

  由于古代海航技术有限,海员外出可谓是九死一生,随着海上航运越来越频繁,人们对海神的祭拜变得更为隆重。公元594年,隋文帝下诏,在南海镇为南海神建祠。于是有了如今的南海神庙。

  南海神庙前方矗立着“海不扬波”牌坊。该牌坊的寓意是大海风平浪静,象征一帆风顺、满载而归。这也是千百年来商贾、帝王大臣及百姓对平安的祈愿。

  牌坊前的地坪下面就是清代古码头遗址,古码头步级保存比较完整,东西宽9.6米,有九级踏跺,两侧砌石,与石牌坊正对。“2005年考古发现了古码头,证明清代的珠江水仍到‘海不扬波’牌坊前。”广州海事博物馆负责人说。

  南海神庙是老百姓航海前祈愿平安顺遂的重要场所,自隋唐以来,历代皇帝都派官员到南海神庙举行祭典,并留下珍贵碑文,故有“南方碑林”之称。

  海丝痕迹还保留在古老的菠萝树上。立秋刚过,菠萝树上的菠萝蜜即将迎来丰收。相传唐朝时候一位海外贡使前来游览祭拜,并种下两棵菠萝树,不料误了船只,只得只身留在此处,常举左手向海望去,希望能返乡,无奈直到他死去也没能望来家乡的船只。于是后人为其着中国服饰,并奉其为“达奚司空”,俗称“番鬼望波罗”。如今前来参观的游客见其雕像是乌黑肤色,均要驻足看其望波罗的故事。

  传千年民俗 存一方文脉

  文化往往产生于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在广州黄埔有个民间庙会——波罗诞。“波罗诞”庙会是岭南地区最大的民间传统庙会,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会期为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一日至十三日。庙会主要的活动有祭海仪式、“五子朝王”活动、花朝节、章丘诗会、岭南民俗表演活动等。宋代刘克庄《即事》诗中记载:“香火万家市,烟花二月时。居人空巷出,去赛海神庙。” “东庙小儿队,南风大贾舟。不知今广市,何似古扬州。”嘉庆年间崔弼撰的《波罗外纪》,十分生动地描述了当时庙会的热闹情景:“波罗庙每岁二月初旬,远近环集,楼船花艇,小舟大舸,连泊十余里。有不能就岸者,架长篙接木板作桥,越数十重船以渡。”可见当时的庙会盛况。麦健权介绍,南海神庙(波罗庙)方圆数十里的民众都前来“游波罗”,包括水上、陆上地区都热闹非凡,四乡云集赶赴庙会,热闹程度胜似春节。庙会期间还有吃波罗粽、制作波罗鸡等传统习俗。当地俗语有云“第一游波罗,第二娶老婆”,把游庙会与人生大事相提并论,足见对其重视的程度。

  据介绍,传说南海神有五个儿子,分别被村民塑成神像,称为“五案神像”,分别被黄埔十五乡供奉。在南海神诞辰当天,村民将通过独特的仪式将他们抬回神庙,为南海神拜寿。

1663148057358665.jpg

黄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传承人张伟潮 李小萌 / 摄

  现今的“波罗诞”庙会是一千多年来形成的岭南首屈一指的民间盛会,其蕴含了岭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俗文化元素和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2011年,“波罗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当前黄埔区唯一一项国家级非遗项目。

  “波罗诞”只是黄埔非遗文化的缩影。当前黄埔区共有国家、广东省级、广州市级及黄埔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3项。

  吴焕东是新龙镇大坦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貔貅舞的第六代传人。在他的努力下,目前,大坦村貔貅舞队成员已有40人,并且多数是青少年。令吴焕东颇为自豪的是,舞队经常在省、市、区各级文化活动中登台亮相。

  日前,《小康》记者来到大坦村,吴焕东一身貔貅演出服看起来十分喜庆。当《小康》记者问到貔貅舞由来的时候,吴焕东的话多了起来。他介绍,貔貅舞又称“客家猫舞”,是客家人的传统舞蹈活动。相传貔貅是上古神兽,所到之处能驱邪纳福。每逢春节、元宵和喜庆日子,当地人都要舞貔貅,以表达驱邪除疫、迎新纳福的愿望。

  传统文化源于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愿望,随着社会发展,这种文化逐渐弱化,传统文化人不足以以此维持生活,于是许多地区的貔貅队都逐渐衰弱甚至失传。“我的坚持源于热爱,从小就受父亲熏陶,对貔貅舞有独特情怀。如今大坦村貔貅舞队伍得以壮大,一方面是宣传到位,文化部门重视,另一方面则是与当下许多场景相结合,找到更多存在的价值。”作为非遗文化传人,吴焕东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及发扬感受颇深。

  说罢,吴焕东便戴上貔貅舞动起来,一时间锣鼓喧天,“貔貅”便跟着节奏探头、跳跃,节日的热闹氛围瞬间拉满……

  除了这些,在岭南水乡,端午节也是要扒龙舟、吃粽子盛大庆祝的。黄埔地处珠江出海口,街道、村落的河涌通江达海,龙舟文化亦源远流长。

  黄埔下沙社区的龙舟龙头龙尾技艺非遗传承人张伟潮不久前“出名了”——其作品龙舟龙头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视频中一展风采。

  张伟潮是广州城内为数不多的手工龙头制作者之一,1987年出生的他被誉为“最年轻的龙头专职制造者”。张伟潮说,自己自幼受木匠父亲的影响开始接触龙舟工艺的制作,耳濡目染下对龙舟文化非常热爱并坚持至今已有近20年,最初时多为制作龙舟模型,后以制作传统龙舟龙头雕刻为主。

  张伟潮不仅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精湛,对龙舟文化更有独到见解。他说,岭南的龙舟比赛与龙舟竞渡有着很大区别,广东的龙舟赛也叫扒龙舟,是一个团体活动,团结一致凝聚力量的纽带之一。应当更好地传承与发扬。

  “我做的每一个龙头都会融入当地传统文化,让受众参与进龙舟龙头、龙尾的制作中,让其感受其中文化,这样的龙舟才有灵魂,才能将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他认为,作为非遗传人,不仅要把技艺传承下去,更要思考传统文化如何以现代人更能接受的方式去让大家感知。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9月中旬刊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