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问渠那得清如许 正文

问渠那得清如许

[探索] 时间:2024-04-29 11:44:5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77次

原标题:问渠那得清如许

在豫晋冀三省交界处的问渠太行山麓,有一条缠绕在悬崖峭壁之上、清许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的问渠神奇飘带。这就是清许被誉为“天上运河”的世界传奇水利工程——红旗渠。

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30年间,问渠我曾有幸三次走进红旗渠,清许寻访“天上运河”的问渠雄伟历史、聆听感天动地的清许传奇故事、感悟震山撼岳的问渠奋斗精神、解读红色基因的清许时代密码。

1990年,问渠我正就读于南京政治学院,清许20岁出头,问渠血气方刚,清许经过新闻专业的问渠学习熏陶,更加激发了我探寻发现的激情。这年暑假,我辗转千余公里独闯神秘的太行山区林县(今林州市),踏上第一次赴红旗渠的追梦之旅。在当年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条件下,我以一个新闻专业学生的身份采访了红旗渠,用一颗年轻的心去触摸历史、对话时空,记录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红旗渠以及林县人民战天斗地的故事。两个多月后,我采写的长篇纪实《寻访红旗渠》在南京《周末》报一版以整版的篇幅发表,并被全国多家报刊转载。如今,这份报纸被红旗渠纪念馆收藏。

我在林县采访期间,曾先后与红旗渠管委会领导、参加建渠的功臣模范和一些上了岁数的普通群众促膝交谈。一谈起红旗渠,他们都非常激动,似乎有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完的话。时隔30年,那些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过去,水在林县像油一样金贵,不少人家长年累月不洗衣服,遇到难得的赶庙会、走亲戚才洗一次脸。全县500多个村庄,要到两三公里以外去挑水吃的就有375个。太行山下有个任庄,住着二三十户人家。为在村前打出一眼水井,祖辈不知付出了多少生命。仅后人立的石碑就记下了110位死去的打井人,但一代接一代人始终没有找到水源。

为了活命,他们要翻山越岭,往返10公里去挑水吃。有一年大年三十,村里一位新郎要去挑水。出门前,新媳妇在丈夫领口系了一根红线,祈愿丈夫在路上平平安安,并一直守望在后山坡下。丈夫挑水返回时,看见了山下的媳妇,心头一热,前脚踩空,连人带水桶一起摔进深谷。新媳妇当晚便悬梁自尽,家里的老汉也悄悄投了枯井。因为一担水,这一家全丧了命。

历史的车轮渐渐远去,苦难岁月留下的一道道伤口已经结成血痂,永久地印在时光深处。在这样的背景下,林县的决策者和人民群众做出了修建红旗渠这个惊世之举。1960年2月,太行山上的开山炮声,正式拉开了林县人民“十万大军战太行”的序幕。

面对红旗渠建设中的种种艰难,林县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之上,仅凭人力与手工,削平山头,架设渡槽,开凿隧洞,终于建成了一条千余公里的人工天河。从此,林县人民结束了吃水难的苦难历史,也谱写了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大奇迹。

2010年秋天,时隔20年后,我第二次来到红旗渠参观学习。那时,我在原济南军区机关任处长,受命带调研组对基层部队官兵生活困难问题进行专项调研。

我们把调研的第一站放在驻河南安阳某师,并在工作正式展开前专程去红旗渠,接受思想教育和灵魂洗礼。在红旗渠,我们听到工作人员讲解红旗渠总设计师吴祖太的故事,深受感染:吴祖太的母亲病故时,他在工地上。他身怀六甲的妻子料理完老人的后事,因舍己救人牺牲。没多久,王家庄隧道工程发生塌方,这位当年少见的水利学校毕业生献出了自己年仅27岁的生命。这个故事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触动。返回时,我们在面包车上开了一个临时党小组会。大家表示,一定要在红旗渠精神中寻找源头活水,寻找精神动力,在“补钙”“充电”中打牢服务基层的思想。后来,这次调研形成的有关意见建议进入了军区党委的决策,并很快惠及全区官兵。

如今想来,这次实地参观学习,实质上是一次学习感悟红旗渠精神的强根固魂之旅。我们今天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必须从源头上探寻其深刻内涵,才能彰显其时代价值。

红旗渠的修建是一个悲壮的历程,那一串串永不褪色的英雄名字,标定了太行深处不朽的精神坐标。初心长留天地间,81名修渠民工为实现梦想,坦然面对生死,血洒太行,书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修建红旗渠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壮举,更是数十万林县人民团结奋斗创造的奇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这种坚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和团结的作风。

2020年,我有幸第三次走进红旗渠,开启我的回望初心之旅。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新修建的红旗渠纪念馆门前,既有络绎不绝、慕名而来的各地旅客,也有单位集中组织来此接受红色教育的党员干部。我驻足在一个大学的师生团队后面,听到主持人动情地说,红旗渠是一条精神之渠,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要想一想,当年红旗渠都修成了,还有什么沟坎是过不去的。

巍巍太行,群山苍翠,绿浪滚滚。行走在不足两米宽的渠墙上,抬头是峭壁,俯首是悬崖,仿佛与昔日开山修渠的英雄们擦肩而过,令人沉思。从战太行、出太行到富太行、美太行,一代代林州人生动诠释了红旗渠精神。如今的红旗渠,已成了幸福渠。

渠水长流,追梦不止。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的日子里,回望奔流不息的渠水,我用心回味“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更增添了在新时代奋进追梦的前行力量。(■夏宗长)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