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二战库尔斯克大会战:德军重创苏联86万大军,为何仍一败涂地?

[休闲] 时间:2024-04-29 07:31:4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00次

    

原标题:二战库尔斯克大会战:德军重创苏联86万大军,原创为何仍一败涂地?

    

    

库尔斯克战争是战库重创苏德最后一场大会战,双方最终调动了超过150万名士兵,战何仍决战库尔斯克。德军地

作为并不被看好的苏联一方,苏军在付出了86万名士兵的败涂代价后,最终一举击溃德军。原创

这场战争也被视作“二战的战库重创分水岭”。

那么,战何仍实力并不占优的德军地苏军为何能够取胜呢?

(库尔斯克大会战投入了近8000辆坦克)

撑过1941年,库尔斯克大会战爆发

1941年夏初,苏联蓄谋已久的败涂德军悍然进攻苏联,二战中最重要的原创战争之一的苏德战争就此爆发。

对于这场战争,战库重创斯大林其实是战何仍早就有所预料的,但是他不曾想到:这场战争如疾风骤雨般,转瞬而至。

在战争初期,准备不足的苏军一败涂地,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反击。

短短六天内,苏军43个师全军覆没;

十天内,前线西方方面军的指挥官被枪决;

两个月内,66万苏军被俘。

(苏德战争战场)

战争局势危在旦夕。

尽管情况十分不利,但是苏军还是借助严寒天气和得当的后期部署,重新扭转了颓势,不仅撑过了最为艰难的1941年,还成功打赢了斯大林格勒战役。

自此,战局迅速扭转,苏军开始战略反攻。

在这样的背景下,库尔斯克大会战就此爆发。

军民一心,鏖战库尔斯克

库尔斯克大会战,是德军后期在二战战场上所能组织起的最大的攻势。

成王败寇,在此一举。

为了拿下这一战,苏德双方都投入了巨大军力——超过150万名士兵奔赴战场,近8000辆坦克驰骋疆场。

(库尔斯克大会战)

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惨烈的:德军的先进飞机和坦克呈现出火力上的压制。

面对强大而凶恶的德军,库尔斯克大会战是一个只有血,没有泪的战场。

在库尔斯克大会战中,苏联军民表现出了卓越的团结和坚定的意志,而德国纳粹军队面临了重大的战略和战术问题。

整个战争过程中,苏联军民的团结令人分外动容。

在库尔斯克大会战爆发之前,苏联政府进行了广泛的民众动员,动员了大量的军队和资源。

民众被鼓励支持国家的努力,并积极参与军事工业生产、军队补给和抵抗敌人。

而接到号令的苏联百姓也积极响应,甚至是明星也脱下时髦的衣服,毅然披挂上阵。

面对着存亡之危局,苏联士兵更是表现出了非凡的坚韧和忠诚。

他们在恶劣的战斗条件下坚持抵抗,经常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争取时间和空间,以支持上级的战术计划。

(库尔斯克大会战)

这种坚毅的态度让德军都为之动容。

为了拿下库尔斯克大会战,苏军还积极开发新战术,搞起了地道战。

军民同心,一起挖出的地下工事,不仅仅是提供了安全的掩护,还让苏军有了从容撤离的可能。

苏军上下齐心,而德军则是在部署上陷入了误区。

情报泄露是当时德军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德军在库尔斯克大会战前的准备中,不时地遭受到苏联间谍的情报渗透。

这就导致苏联有了足够长的反应时间。

苏军有时既然提前了解到德军的计划和部署,自然能做出相应的反应。

这要归功于苏联在情报战方面表现出色,成功地渗透了德国的情报网络。

(库尔斯克大会战)

另一方面,德军在战术预测方面相当的失败。

从始至终,德军的进攻计划未能考虑到苏联军队的坚强防御。

德军指挥官过于自信,认为他们能够轻松地突破苏联的防线,但苏联军队的坚守和反击让他们措手不及。

最终,德军尽管让86万苏军阵亡,但是仍然只能用“一败涂地”来形容。

德军在库尔斯克大会战中遭受了巨大的物资和人员损失。

这些损失对德军的实力造成了严重削弱,使得他们在库尔斯克战役结束后难以维持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武器援助显威

除去苏联军民的努力之外,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那就是别国武器装备的慷慨援助。

二战期间,作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合作的一部分,苏联接受了西方国家,尤其是英美两国的大量物资援助。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由于德军的突然袭击而损失惨重。

但是另一方面,苏德战争的爆发,也使得苏联与以英美为主的西方阵营出现了相互合作的共同基础。

假如苏联能够得到西方国家的物资援助,尤其是被吸纳为援助对象的话,无疑将有利于弥补其遭受的损失,并进一步增强其持续战争的能力。

作为获得援助的试探,莫洛托夫希望身为外交官的乌曼斯基,向美国官方递交一份包括:

三千架战斗机,三千架轰炸机,两万门小口径防空炮,五万吨甲苯,价值三千万美元的机床及气锤等大量物资和装备的清单。

结果,美国方面对此相当的热情。

不仅仅是美国,英国方面也是热情满满。

库尔斯克大会战之前,英国首相丘吉尔电告斯大林,表示将会尽全力援助苏联,愿意提供400架先进的战机——这些战机最终在库尔斯克大会战立下汗马功劳。

这无疑是解了苏联的燃眉之急。

库尔斯克大会战前三个月,苏联前线的战事已经越来越发紧迫,苏联的战线变得危如累卵。

在这样的形势下,罗斯福在未经国会批准的情况下,下令将价值10亿美元的第一批援助物资装船运至苏联,并电告斯大林这些物资在战后五年分10次无息贷款进行偿还。

这标志着苏联彻底被西方接纳,自此大量的武器源源不断地涌入苏联。

美英两国累计向苏联提供了超过一万八千架战机。

而援助苏联的所有战斗机都装备了无线电台,这种每架飞机都配备一个无线电台的奢侈配置是苏联飞行员所不能想象的。

(罗斯福)

在战场中立下汗马功劳的苏军王牌飞行员格鲁别夫就认为:

“从耳机里传来的引导我们攻击目标的地面指示就如同音乐一般悦耳……”

但美英提供的不仅仅是武器的援助。

在对苏援助的过程中,美英等国还向苏联提供了大量的物资。

这些物资不仅包括武器装备和弹药,还包括机床,工厂等生产设备,金属,电木等生产原料,汽车,发动机,火车等机械以及食物,燃料等其他多种物资。

从种类上讲,这不仅包括了苏联工业及农业能够生产的几乎所有种类物资,甚至还包括了苏联无法生产或是稀缺的“稀罕物”:

例如高标号的汽油,某些稀有金属,高级机床,越野性能较好的卡车和吉普车,高性能发动机等等。

也正是得益于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持续不断的物资援助,苏联能够在库尔斯克大会战中扭转颓势,最终击溃德军。返回,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