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90岁“最美防痨人”马玙:坚持每周出诊 一辈子为病人服务

[时尚] 时间:2024-05-03 07:46:5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59次

原标题:走近90岁“最美防痨人”马玙:坚持每周出诊 一辈子为病人服务

“医生和病人好比坐在一条船上,走近共同目标是岁最抵达安全健康的港湾。”获得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的美防马玙每周北京医科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主任医师马玙年逾九秩,在结核这种最难缠的痨人传染病面前,她“一站”就站了66年。坚持她见证了中国结核病防治事业的出诊建立和发展,用精湛的辈为病人医术解决病人的痛苦,更用一辈子诠释着“一生为病人服务”的服务意义。

12月8日,走近记者来到北京胸科医院,岁最见到了这位年过九旬仍然充满干劲地坚持在门诊一线的美防马玙每周医生。她笑着告诉记者,痨人“我觉得我做了这么多年大夫,坚持有一个深切的出诊体会,病人和医生是辈为病人同一个战壕的‘战友’。”

文/千龙网记者 刘美君

立下志气,要做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

1932年,马玙出生于江苏如皋,后随父母逃难至上海。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苦难中国,“马路上到处都是要饭的乞丐,还有一些奄奄一息的病人,日本人、美国人开着吉普车横行霸道,有权有势的人住着别墅和花园洋房,而穷苦的老百姓只能在河边插几根木棍,搭一个简单的棚子。”目睹旧社会人命危浅的情景,马玙从小便立下志愿,要做一名医生,用医术为国人治病。

带着这样的信念,马玙如愿考入江苏医学院医疗系(现南京医科大学),1955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结核病研究所(现北京胸科医院),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医生,开启了治病救人的征程。

最初接触结核病,马玙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从临床上来说,结核病的诊治相对固定,那时候我也年轻,觉得只要根据临床症状、胸部X线检查和痰涂片或痰培养就可以诊断了,药物也就是三四种,”马玙回忆。很快,现实就给马玙“上了一课”,肺部感染仅仅是开始,严重的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以及淋巴结核、血液播散性结核才是最棘手的。

这一切,让马玙对肺结核有了敬畏之心,她下定决心,要和这个白色瘟疫战斗到底。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结核病疫情比较严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很有限,看到许多肺内有空洞的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马玙在鼻导管治疗的基础上,发明了全新的肺导管治疗方法。那段时间,马玙和同事们认真钻研导管装置——用不锈钢丝做成弹簧圈,套上富有弹性的橡皮管,前端系一条尼龙丝,在X线引导下直达肺部空洞,直接注射药物。在当时,这是一个创举,也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我认为,只有等到业务成熟后,自己才有资格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5月4日,马玙终于实现愿望,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搞研究都是逼出来的。”

中央结核病研究所(北京胸科医院前身),虽然名义上属于北京,但是研究所的实际位置是通州,在当时还算偏远的东郊。在这项注定艰辛甚至存在被感染风险的事业面前,马玙没有退缩,更没有逃避,结核病这个研究方向从此成了她毕生的志业。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搞研究都是逼出来的。”回忆起自己的科研工作,马玙感慨万千。

在马玙刚参加工作的二十世纪中叶,全球对结核病可用的治疗方法不多。“灵丹妙药”无处去讨,在结核治疗当中,耐药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概念。有的病人耐一种药,还有很多病人耐多药,甚至有些病人因为经历过不规范治疗出现全耐药。在为病人做诊断时,传统的细菌学方法是在培养基上研究病原体的耐药性,这种方法实验流程长,获取结果慢,不能及时为建立治疗方案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为了提升诊断效率,马玙和同事们在实验室里建立了使用基因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来检测各种药物相应的耐药相关基因,给诊断耐药、及时调整治疗方针带来了很大便利。

临床科研“双肩挑”的马玙,也赶上了改革开放后“科学的春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授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位,马玙当上了博士生导师。基础扎实、年轻有为的研究生们来到马玙身边,也为实验室注入了新的活力。实验室的规模扩大了,能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在马玙的指导下,研究生们承担了大量工作,成了探索前沿的主力,中国结核病防治、研究的重任就这样传递了下去。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现在我很多的研究生基础研究的水平都比我高多了。”马玙开心地说。

“只听说过病人找大夫,大夫找病人还是头一回听说。”

德高技深,以救死扶伤为己任。马玙最常说的一句话是“结核病医生最忌讳治病只盯着结核,只管病不管人。”

一个放大镜、一支小教鞭,是马玙出诊的必备工具。

为啥是这两样?马玙解释说,一是为了看胸片,不放过任何病症的蛛丝马迹;二是为了方便给病人解释病情,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结核病患者中很多人家境贫寒,马玙就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节省开支,让病人少花钱、多办事,尽可能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每次听诊前,马玙会用手先把听诊器捂热;听完前胸听后背时,她会自己走到患者背后。每次给老年患者做完检查,她总要扶着对方下了诊查床再去开处方,生怕患者不注意摔了……半个多世纪过来,这些细微的有点琐碎的行医习惯在马玙看来,再普通不过了,因为她认为医患之间最重要的就是“平等”二字。“病人是弱势群体,做医生的不能高高在上。医生只有坚持平等待人的原则,才能给病人以尊严。”这就是马玙的行医风格。

为了充分了解病情,她最看重与患者的沟通,哪怕只是几句“闲话”,也可以在聊天中观察病人的细微变化,用暖心的话语打开医患信任的关口。

曾经一位病人右下肺发现病灶,来到北京胸科医院求治。马玙觉得不太像结核,需要观察一段时间。然而,病人看过门诊便离开了,她想通知他来复诊却找不到人。情急之下,便发动医生、护士和其他病人一起想办法,总算是把病人找到了。后来,病人被确诊为肺癌,因治疗及时,8年后痊愈。病人家属感动地说:“只听说过病人找大夫,大夫找病人还是头一回听说。”一名大学生看病总不能按时来。马玙再三追问,才知道他是不想让其他同学知道病情。马玙劝他看长远,积极治疗。如今,这位男生已成为一名外交官。

这就是马玙。她总说:“医生最大的敌人是冷漠,最有效的处方是爱。只要你的态度有一点点改善,就可能改变患者的一生。哪怕是医生一个小小的亲近动作,都可能在患者心里播撒一片阳光。”

“在学习上是良师,在生活上是慈母。”

“在学习上是良师,在生活上是慈母。”她的学生如此评价她。

尽管马玙的收入不高,但她每月都要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钱给她的学生,逢年过节的时候,更不会忘了远离家乡的孩子们。学生遇到困难、受到挫折的时候,她总是主动找他们谈心,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

从马玙那里,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她要求学生们“做事之前先做人”,正是这句质朴却耐人寻味的话,激励了许多人前进的步伐。学生们开玩笑地说:“我们都是幸福的小马,马老师一手拿着糖果,一手拿着鞭子,我们就快乐地转个不停。”

多年来,马玙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0名、博士研究生4名,还和其他导师联合培养了很多硕士和博士。即便现在近九十高龄,仍然有晚上爬六层楼给研究生授课的时候。

如今,她的很多学生已经成为全国各大医院结核专业领域的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而年轻的医生们似乎也都得到了她的真传,对患者细致又耐心。而每当说起这些时,马玙总会满面春风、无限欣慰。

然而,在家人的眼中,马玙总是忙碌着。

“作为母亲和女儿,我感觉不称职,亏欠了家人。”但她并不后悔,因为她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就肩负起了一个医生的责任。“我所学习的医学知识能帮助这些患者,我内心就得到了非常大的满足。”

“曾经有人问我,您今年90岁了,应该退休享受生活了,我想说,北京胸科医院就是我的家,党和人民还需要我,我还不想退,还要为实现终止结核病的目标奉献余热。我相信,只要努力,我们的事业一定会前进,也一定能够战胜结核病!”马玙说。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医务人员的初心;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医者的使命。在肆虐的病毒面前,在生死危亡关头,正是和马玙一样的广大医务人员,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用无私奉献诠释着医道无私。用行动兑现医者的诺言,以责任感回应患者的期待,医者仁心值得尊敬,令人感佩。(刘美君)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