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筑路苍穹|头号工程 万人倾智 正文

筑路苍穹|头号工程 万人倾智

[娱乐] 时间:2024-04-28 20:02:3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28次

原标题:筑路苍穹|头号工程 万人倾智

5月2日,筑路建设者在鄂州花湖机场转运中心抓紧安装设备。苍穹

2021年10月26日,头号工人在花湖机场进行空管塔台安装施工。工程

2021年10月26日,倾智鄂州花湖机场碍航山体净空降高工地,筑路1300多台大型施工机械穿梭往来,苍穹一片繁忙。头号

2021年1月5日,工程鄂州花湖机场航站楼施工现场,倾智工人抢抓工期施工。筑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劲松 李剑军 夏中华

“敢为天下先,苍穹永远争第一!头号”走进中建三局鄂州花湖机场项目负责人骆良的工程办公室,映入眼帘的倾智10个大字格外醒目。

花湖机场,我省“头号工程”,跑步进场的“国家队”就有30多个。其中,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承接了走马湖水系治理、空管塔台、航站楼、货运站等6个工程,是参建项目最多的施工单位。

“建设近4年,我们连续作战,挑战‘不可能’,上演了现代版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和‘夸父追日’。”骆良总结。

水系治理,

现代版“精卫填海”

挖填土方量相当于在10个足球场堆40层楼

东西两条宽阔的跑道、矗立高空的腊梅形塔台、70万平方米的“工字”形转运中心……谁曾想到,这偌大机场所在地走马湖曾湖塘遍布,一片荒芜。

走马湖水系治理项目是鄂州花湖机场的先导工程,2018年8月30日开工。两个月后的11月1日,刚过28岁生日的唐刚第一次来到走马湖畔。

“来这里不久儿子就出生了!”唐刚说,鄂州是他的福地。

跟很多人一样,唐刚起初以为走马湖工程是一个简单的土石方工程。事实上,这里毗邻长江黄金水道,水系密布,又有京广高铁、沪渝高速等交通大动脉穿过,软基处理工程极其复杂。

挑战摆在面前:他们需要在11.84平方公里的区域里进行水治理和场平作业,其中湖区及鱼塘的面积就有4.27平方公里。主湖区95.8万平方米的水域面积,淤泥平均厚度达5米,最深处17米,需全部就地排水固结。

唐刚被任命为二工区和三工区的工区长,承担着主湖区的核心施工任务。他们插上旗帜、搭上厢房、拉来设备,开干!

排水固结即将淤泥固化后,再进行分层回填压实。十几道工序,上十种机械,光填筑就有11层,跑道等关键部位还要增加6米高的超载,仅一标段二工区、三工区的土石方量,就达到844万立方米,相当于10个足球场的面积堆起40层楼高。

“不准填!”发现施工队不等石料解小,就从山上拖下来往填筑面上铺,监理当场制止。

原来,料源区岩石风化程度低,爆破后普遍存在大粒径问题,在山上狭窄空间用炮机解小,再由挖机挑挑拣拣装车,效率极低。山下机械排队“等米下锅”,火烧眉毛之下,队伍才有了贪快之举。

“谁说只能在山上解小?”思路开阔的唐刚通过试验发现,一万平方米填筑面放一台炮机,就可以保障石料铺完后1小时内同步完成解小,这样,山上山下两头干,挖运填都不用顾忌大粒径,既确保质量又保证工期。

项目团队从炎热夏天到寒冷冬季,均在露天作业。为加快建设进度,项目部举办了4次劳动竞赛,成立了6支党员突击队和2支青年突击队,抢晴天、战雨天,上演现代版的“精卫填海”。

碍航降高,

现代版“愚公移山”

千余辆车昼夜不息挖装外运

飞机要起飞,必须有合适的净空条件。花湖机场南侧,2.2平方公里的三座碍航山体要集体被削成最低点23.5米、最高点67.4米的斜面地形,即要把山头从原来的146米降到67米,需要挖走的土石方总量共达4887万吨。

这是湖北省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土石方工程。在地势复杂的山岭环境内动工,首要工作便是开路!中建三局项目团队用两天两夜抢建一条宽15米、长800米的上山便道,又在两个月内抢建出一条宽8米、长4.1公里的外输便道,确保快速动工和后期高效生产。

机场内所有项目都在逐步成形,只有三座山在机场外渐渐消失,只为给机场校飞、试飞、投运通航“让路”。

去年6月开始,碍航降高工程由于多种原因,工期从一年压缩到6个月,这意味着每天要挖走50万吨土石!按每车载重50吨计算,每天至少要拉一万车次土石。

机场预定校飞时间逼近,省政府项目指挥部明令“必须与时间赛跑”。喧嚣的工地上,日夜奋战是常态。

叶冬是中建三局机场降高项目生产经理。那半年,他没睡过一个好觉,在工地车辆上和衣而眠是常有的事。“隔一会就要看现场,检查挖机是否在正确位置,车辆调配是否需要优化。”他说。

至去年9月15日,净空降高剩余工程量仍有近2600万吨。主战场3号山体剩余工程量近2000万吨。时间紧,任务重。

中建三局增加施工人员、设备及车辆,加密夜班运输车次。很快,土石方日均处理量从20多万吨上升至40多万吨,到了10月7日首次突破50万吨,最高峰时超78.77万吨。这个土方量相当于130列火车拉运,每列100节车厢、每节车厢装满60吨。

去年11月1日开始,降高工程进入冲刺阶段,平均每天外运土石稳定在40万吨以上。为了完成产量,现场配备超过60台挖机和1000台的自卸车,昼夜不息挖装外运。

挑战不可能!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3岁的年轻团队演绎新时代的“愚公精神”。去年11月14日,跑道南端存在碍航问题的三座山体土石方清理实现预定目标,机场碍航净空降高工程全面完成,仅用166天,比预计完成时间提前46天。

工程质效,

现代版“夸父追日”

速度“创纪录”质量“零返工”

“三年来没有发生一起感染,在同等规模工程建设上审批最快、建设最快、投运最快,行业上下普遍称赞。”7月17日投运仪式上,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卫对花湖机场建设给予高度评价。

短短3年多实现首次试飞,4年半建成投运,花湖机场创造了机场建设的湖北速度。不仅如此,因全程采用数字化施工,施工单位在如此大体量的工程面前,还交出了“零返工”的骄人成绩单。

为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高峰时花湖机场浩浩荡荡2万人同时施工。中建三局建设者们克服疫情、汛情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争分夺秒填地基、筑塔台、建航站楼、搬碍航山体,为机场如期校飞、试飞奠定基础赢得时间,堪比现代版“夸父追日”。

43天内,完成项目部驻地,实现施工红线内的前线指挥;32天内,打通6公里长的一号便道,固牢后续施工生命线;22天内,贯通两条地下导流渠,湖塘清理开启作业;11天内,一号山完成清表,首个山体爆破作业成功完成……近4年,骆良用665条朋友圈日记,记录一个个“与时间赛跑”的奋斗瞬间。

节假日期间,工地依然在鏖战。2019年春节,中建三局技术员马杨留守走马湖项目部值班,这是26岁的他第一次离家在外地过年。他任劳任怨,在跑道试验段摊铺的关键节点常加班到凌晨3点多,被同事称为“铁人”。2021年春节期间,包括中建三局在内的24家施工单位、近千人响应“就地过年”倡导,奋战一线抢进度。2021年国庆节期间,9900名工人坚守机场工地。

疫情突袭。2020年初,身在山东菏泽老家的唐刚接到通知后,立即启程驱车9个小时、600多公里赶回鄂州。3月26日,走马湖工程复工,沉寂的工地再次火热起来。“撸起袖子加油干,把耽误的时间夺回来!”在二工区的滑行道堆载体上,唐刚竖起一排大字。4月3日,项目部单日土石方填筑量突破10万方,比预定计划提前1天达产,为后续机场建设打开了局面。

(本版图片均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摄)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