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词|从“为政以德”里品中华民族智慧之治

[知识] 时间:2024-04-29 11:24:1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36次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为政以德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说文博大精深,解词是从里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品中天下为公、民为邦本、华民慧为政以德、族智治革故鼎新、为政以德任人唯贤、说文天人合一、解词自强不息、从里厚德载物、品中讲信修睦、华民慧亲仁善邻等,族智治是为政以德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走进《中国智慧中国行》,循着古语的一笔一画,让我们共同开启一段探寻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旅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也就是说德既是立身之本、为官之魂、为政之要,同时也是立国之基。这体现了“为政以德”理念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焕发出的蓬勃生机。

“为政以德”最早出自《论语》“为政篇”,全句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政”的左边也读zheng(正),在它的甲骨文写法中,下面的“止”字就是一条腿,上面的圆圈表示城邑,表示一个人正在向城邑进军,也就是征伐。“政”字的右边是一只手拿了一个工具,这个字读pu。“政”,有管理、治理之意。“为政以德”,即政府必须要用道德的方法来治理国家。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最高统治者如果能够施行德政,就能够像北极星受到满天星辰的拱卫那样,受到人民的拥护。“为政以德”反映了儒家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

古代强调任人唯贤、为政以德,都是强调一个“德”字。这里的“为政以德”有两个层面:一是为政者要学会用德,施行德政;第二是为政者要修德,就是提高个人的品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倡为官者应该从忠厚、诚实、清正、廉洁、谨慎、勤奋等方面提升个人修养,注重任贤、爱民、纳谏的政治品格。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员的政治标准首先他应该是个道德上的贤人,然后才是执政上的能人。

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与人民群众心连心。这种为民的思想实际上就是德政。在这样一种德政过程当中,共产党人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的精神,包括伟大的建党精神以及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这些红色记忆是对“为政以德”理念的一种生动诠释。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先后涌现了“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四有书记”谷文昌等一批先进的模范人物。他们的忘我付出、无私奉献,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心为民、“为政以德”的情怀和追求。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时期,广大党员干部为政之德体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精神品格。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中国共产党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向前推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我们党始终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为了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更好地为政以德、从政以德提供了思想基础、制度保障和力量源泉。

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为政以德”的理念深刻影响了历代执政者的治国理政实践。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展“为政以德”的政治智慧,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不断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交出一份不负人民的时代答卷。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