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丨走进广东消防队史馆 看古人的防火智慧

[知识] 时间:2024-04-18 20:50:5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59次

原标题:国际博物馆日丨走进广东消防队史馆 看古人的国际馆日丨走防火智慧

(记者/王曦晨 通讯员/粤消宣)“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博物平时看电视剧我们经常会听到这句话,进广在古代,东消每年春秋两季,防队防火更夫便会摇动木铎,史馆穿街走巷,看古提醒大家注意防火,智慧堪称是国际馆日丨走火灾警报员。

(铜锣)

从古至今,博物防火都是进广一个事关民生的重要话题,在古代,东消除了这种传统更夫巡更外,防队防火还有哪些消防防火理念呢?5月18日是史馆国际博物馆日,每个博物馆都装载着一段人类的看古文明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广东消防队史馆,看看古人那些防火智慧吧。

广东消防有史可追溯至唐开元年间,当时宋璟、杜佑、杨于陵等人引导百姓烧制砖瓦代替茅屋、推行辟宽街道扩大防火间距等措施,推动广东消防的发展。

日常,人们将手摇钟和铜锣作为消防警铃,发生火灾时,当时的救火队员更多的是拿长短水枪或水桶来灭火。

灭火时用的长短水枪

清朝同治十三年,在汕头公众合议而立的一座群防群治火灾隐患的警示教育碑,以此提醒警示大家切勿大意、小心用火。

在岭南文化最具有消防实物代表性的地方中,就包括了潮州开元寺内的水缸,发生火灾时人们通过取水缸里的水进行灭火。据史料记载,开元寺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这个水缸也是从那时候起留存至今,它是目前广东地区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一件消防实物。

为了防止火灾的蔓延,早在南宋时期人们就想到了在房屋之间预留小弄,该小弄既是防火间距也是消防通道。

到了北宋建立之初,官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的防火措施。其中就专门出台了一个《营造法式》法典,规定城中建造的望火楼要高约9米以上,主要用来观察城中火情。

士兵站在建于高处的望火楼上,对全城的火警一览无余。他们日劳夜宿,若发生火灾,白天用旗帜发出扑救信号,夜间用灯火发出扑救信号。所以,这望火楼就相当于是宋代的“119”。传统的更夫巡更与望火楼设哨,成为人们积极防御火灾的措施之一。

说到望火楼,就不得不提一下如今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消防救援站,它是广东最古老的消防站,始建于1924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文明路消防救援站前身是广州市消防总署,是时任广州消防总署署长陈墨香引入英国先进的消防理念而建立的。高高的塔楼曾经是广州的第一高楼,高29.52米,当时可以鸟瞰广州全城的火情,广州哪里有火情便一眼发现,消防员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灭火。

救“夜火”记:

《广州民国日报》曾有“清平东街救夜火记”的报道:“1939年8月29日晚间10时许,广州九区正署辖区内清平东街十三号东昌火水(煤油)店,突发火警。因该处未辟马路,街道狭隘,故瞬息之间,焚去铺户二十余所,至深夜一时五十分,火势始灭。”

“起火原因系该街东昌火水店,代理火油,年内存有火油、火酒、电油等燃料甚多。是晚该店伙伴,将原罐之火油凿开小孔,汲取火水,另图厚利。然于每罐已开穿之小孔上,须焚锡钎以塞之。因此火油为滚锡所灼,火势起,全罐爆裂。”

报道还对消防救火情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是晚10时起火,段警闻状,即用电话分报公安局消防所及长堤慈善救火会,消防总所所长陈墨香,及慈善救火会队长江培,即行驾驶救火机驰至,分头开水喉喷射。消防总所之救火机,则在沙基中马路路口,亦开水喉两条,分搭于菜栏街,同生泰店及信和店之间,喷射蓑衣街、菜栏街之火区。此时火势非常猛烈,盖因火水烧着,迂水散开。分射各方,又因该处店户建筑坚固,消防队不能用疏通之法,以绝火路,幸黄沙河南之消防分所,慈善救火会黄沙分会消防第二分所,黄沙七约救火队等均将救火机驶至,在菜栏巷、菜栏尾街、后西街等处,分头喷射,各喉将火区四面包围。适值时晚,天气晴和,无风以助火势。不然,或罹至更大之损失。”

民国时期的消防队不但救火,还参与救灾工作。根据民国《消防指南》记载:“1942年7月,本市竟夕暴雨,未曾积停,以致低洼街道竟成泽国,电线为水所湿,随处拽火。各铺年久失修者更多倾塌,因而塌屋伤人拽电呼救之声充塞市内,诚为空前未见之风雨巨灾也。”

“当时灾情甚为严重,本市各警局辖内街道,多有被浸及塌屋伤毙人命事情。督率长警会同消防队暨救火会分别派艇施救灾民。查大东分局辖内钱路头惠老院有老人千余名留居,以水势过急,瞬即将门封闭。欲逃不得,纷纷攀登瓦面,奈年老力衰,未及登上即坠下,遂被溺毙。经消防队及救火会驱艇彻夜施救,截至次日下午,获救者仅三、四百人,一律送往大东分局安置。分局集警察还把旧衣交给各老人穿上,同时派人煮粥及将御寒物品送给老人。”

《消防指南》后来对水灾全过程总结记载道:“最深之处首以东北郊外之钱路头,及大东门之北横街、越秀坊、小东门、芒果树街、徐家巷、惠福路等处。当暴雨最剧时,钱路头马路水深竟达丈余,其余各街五六尺不等。居民临时以床板浮于水面,其凄惨之状,令人目不忍睹。”在《消防指南》中,又再次提到了陈墨香:“消防队长陈墨香暨本会各委员彻夜施救,竟夕未眠休息。而各大善堂以灾情奇重,煮粥及携带药品纷往施救。同时在各院内拨出地方收容灾民,极为忙碌。”

据了解,文明路消防救援站的前身是越秀中队,建队以来,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传承百年消防文明,涌现出“一级英模”文庆学、“抢险救援英雄”李盛元、“双十佳卫士”徐才慧等先进典型。如今,这里作为文明路消防救援站,仍然承担着城市救援、全方位服务社区居民的任务。

(广东消防供图)(王曦晨)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