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让数据“跑腿” 优质医疗服务走进乡村——“阔步前行话医改”主题采访活动系列报道之一

[综合] 时间:2024-04-29 05:03:4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23次

原标题:湟中:让数据“跑腿” 优质医疗服务走进乡村——“阔步前行话医改”主题采访活动系列报道之一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编者按】2009年新一轮医改实施以来,跑腿特别是湟中活动2015年我省被列为综合医改试点省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让数在省委省政府的据优进乡坚强领导下,综合医改作为全省三大“国字号”改革,质医主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疗服发展思想,按照“一个中心、村阔采访两个重点”(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步前报道以解决看病难、行话系列看病贵为重点)的医改工作思路,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跑腿以奋发有为的湟中活动姿态和求真务实的作风,谋改革、让数促发展、据优进乡抓落实,质医主题在巩固和提升已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持续扩大改革效应。

今年是我省新一轮医改第十年,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综合医改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宣传力度,省卫生健康委组织省垣主要媒体,深入各市州开展“阔步前行话医改”主题采访活动。青海日报记者深入基层,实地挖掘医改和健康扶贫工作中涌现的鲜活案例和取得的重大成效,推出《阔步前行话医改主题采访活动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医生远程为基层医生讲解患者胸片。

“我现在给你讲一下这个片子,这个患者双肺纹理粗重,我们怀疑可能是肺结核,需要进一步做CT看看肺部是否有炎症、有没有其他病变……”7月27日,记者走进西宁市湟中区第一人民医院远程影像诊断中心时,放射医师唐兴龙正在通过远程影像诊断系统,以视频的方式为湟中区拦隆口中心卫生院的医生讲解一位患者的胸片,并开具详细的影像诊断报告实时传送了过去。

湟中区人民医院远程影像中心2019年7月正式投入运行。以湟中区第一人民医院为核心,与区二医院、区中医院、田家寨卫生院、上新庄卫生院、拦隆口中心卫生院和多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家医疗机构实现影像信息互联互通,是全省首家县级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通过互联网传输影像图片到远程影像诊断中心,中心医生通过平台查阅病人影像图片,视频带教讲解影像图片并出具影像诊断报告,实现了区域内影像数据实时传输、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既解决了基层卫生院诊断医师缺乏问题,又提升了基层卫生院影像学诊断能力,实现了看病就医“一单通”与检查结果互认。自运行以来,影像中心累计诊断影像报告2.5万余例,让基层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精准医疗服务,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进一步增强了患者就医获得感。

湟中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甄启霞介绍,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基层综合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远程医疗协作是医联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规范化意义重大。近年来,湟中区在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全面推进“互联网+医疗”建设,着力打造“病人不动、医生移动”医疗服务新模式,并将区域医共体建设、卫生信息化与“健康湟中”深度融合,为推动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您有新病例请注意查收”“您的诊断报告已发送”湟中区医共体网络心电监测分析中心里,医生们处理着全区22所医疗卫生单位和民营医疗机构及部分村卫生室传来的各种病例和心电图,进行实时会诊答疑,忙得不亦乐乎。

“这种全新的网络心电模式依托大数据系统,操作简便,时效性高,只需要乡镇卫生院(社区)医务人员学会简单的心电操作和上传即可。这是全省首家县级全覆盖网络心电中心,统一了心电质控的标准,促进了分级诊疗的落实,为群众带来便利、实惠。比如说湟中区群加藏族乡,距离县城60余公里,到就近医院开车也要近1个多小时,乡卫生院无专业心电诊断的医生,心脏病、心电异常患者往往得不到及时诊断,延误病情。但如今通过网络心电监测中心联网,可以在5分钟内得到诊断结果,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湟中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赵志远介绍。

湟中区医共体网络心电监测中心还可进行移动心电传输,在巡回医疗、基层心脏病筛查、不同人群健康体检等方面发挥了方便、高效的优势,深得群众及基层医务人员认可。

湟中区医共体网络心电监测中心是湟中区按照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部署,让优质医疗服务资源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到基层和社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生动体现。自2017年12月,湟中区医共体网络心电监测中心运行以来,累计诊断心电图病例10.5万人次,其中县级医院4.5万人次,乡镇卫生院5.5万人次,动态心电图11767人次,处理心脏危急重症患者830余例,视频远程教学37次,及时转入上级医院治疗492人,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湟中区医共体网络心电监测中心与北京大学附属医院、阜外医院、 301医院三家医院组成中国心电医联体联盟分析中心网络,实现了信息对接,建立起“国家、县、乡、村”网络心电远程会诊的“湟中模式”升级版。

“他这些疱疹出来多久了?疼不疼?有没有慢性病……”上午10时左右,湟中区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消化科咸生清医生用手机看着基层卫生院医生发来的病人疱疹的图片,通过网络门诊,视频为大源乡卫生院的一名带状疱疹患者进行诊治。这已是他今天通过网络门诊诊治的第5个患者。

“患者可以提前到乡卫生院预约网络门诊的,非常方便。我们医院中医科、感染科、心内科、呼吸科和内分泌消化科医生轮流坐诊网络门诊,每天能诊治十几个病人。我们看病也是边看诊边带教,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水平和能力。”咸生清说。

远程网络门诊平台是湟中区依托湟中区医共体网络心电监测中心建成的,覆盖16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家区级医院。区、乡医疗机构都有远程网络门诊和专家工作室,让更多的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级专家的医疗服务。湟中区医院的专家在线指导,基层医师协助诊疗,并实施绿色转诊通道,患者及时得到救治,实现了“医医、医患”两大联动,促进了“专家、临床、教学”三共享,自远程网络门诊运行以来,已为1000余位患者提供远程诊疗。

湟中区医共体网络心电监测中心、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和远程网络门诊,整合了优质医疗资源、深化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现了区域内“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和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目标,也为加快推进医共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奠定了基础,不仅缓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短缺的瓶颈,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的诊疗服务,确保了医疗安全,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李雪萌)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