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知识 >彰显新作为 展现新形象 正文

彰显新作为 展现新形象

[知识] 时间:2024-04-29 13:03:5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47次

  本报记者 吕 丽

  核心提示

  千帆竞渡,彰显勇进者胜。新作现新形象2022年,为展大连市紧紧围绕建设“两先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彰显先导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战略定位和当好新时代东北振兴“跳高队”政治使命,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新作现新形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展敢于担当、彰显勇于作为,新作现新形象取得了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为展领先东北,彰显在全省经济首位度不断提升的新作现新形象发展业绩,干成了一些突破性标志性的为展大事要事,高质量发展的彰显基础日益夯实,“GDP三年过万亿”实现良好开局。新作现新形象

  2022年,为展大连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扣除减税降费因素预计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5%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增长1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预计增长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一致。

  1

  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数量创新高

  大连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加强全年签约项目、落地项目、在谈项目过程管理,提供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督查机制,明确“拿项目说话,用成果交账”,按月通报项目建设情况,形成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项目建设热潮。

  2022年,大连市谋划储备推进亿元以上项目3240个,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1510个、增长51%,创近年新高。太平湾合作创新区、英歌石科学城、恒力聚酯科技产业园等一批事关振兴发展的功能性和引领性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大连新机场作为全国首个离岸式人工岛机场,正式获国家批复;大连现代农业产业中心农产品交易市场实现当年开工、当年运营,填补了大连市一级农批市场空白;引洋入连工程可研报告通过水利部初审,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大连未来30年用水安全问题;红沿河核电二期6号机组实现商运。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项目投资占比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隧道实现贯通,创造世界跨海沉管隧道建设速度新纪录;地铁5号线开通试运行,轨道交通实现南北贯通、连线成网;渤海大道全线通车,旅顺中部通道、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全面加速;梭鱼湾足球场竣工,成为全国首座三面环海的专业足球场。

  2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

  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大连市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勇涉国企改革深水区,着力革除体制机制痼疾,让振兴发展活力充分释放。

  2022年,大连营商环境迈向更高水平,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千人大会,实施营商环境升级行动75条223项攻坚举措,营商便利度和市场主体满意度实现“双提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数字政府优化升级,拓展“一网通办”“一网协同”“一网统管”广度深度,数字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投入使用,“一网统管”入围“2022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中国区“宜居和包容”大奖。加强法治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连市在全国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位列第二名。

  国资国企改革取得显著成果。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组建成立9户企业集团和2户运营公司,市属国企从35户整合为20户,企业活力和效率显著提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全面完成。

  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新为民营企业办实事工作机制,“企业家出题、书记市长答卷”,形成“有诉求通道、有解决方案、有责任主体、有实效评估”闭环工作体系,“十件实事”和“包联机制”两项经验做法被国务院推广。

  社会治理效能全面提升。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治理方式重塑、治理体系重构,新增城市社区108个、社区工作者近3000名,618个无物业小区实现物业化管理,基层的服务力、管控力、组织力明显增强。

  3

  开放合作空间持续拓展

  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大连最突出的发展优势。大连发挥重大开放平台优势,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拓展开放合作空间,打造新时代对外开放新前沿。

  2022年,大连市“三个中心”建设全面提速。推进航运中心赋能升级,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大厦开工奠基,大连港总体规划通过部省联合审查,汽车码头新建铁路专用线项目和旅顺新港“班轮+班列”多式联运新模式入选交通强国试点。全年新开集装箱班轮航线7条,大连口岸集装箱航线达103条,实现RCEP成员国核心港口全覆盖,集装箱吞吐量增长22%,增速居全国港口前列;完善物流中心功能体系,东北海陆大通道、“北粮南运”通道建设顺利推进,发行中欧班列增长26.4%,粮食吞吐量增长29.2%,过境商品车增长121%;提升金融中心建设水平,大商所实现豆类产业链期货和期权工具全覆盖,北交所大连服务基地建立运行,新增上市企业1家,通过交易所审核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大连市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排名提升33位。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发挥“一核引领”作用,与沿海各市共同确定产业发展“六项协同机制”,签署优化营商环境“六项合作协议”,提出共建共享“八项倡议”。科技研发、科技金融实现平台共享,公共服务、医疗保障、交通出行、文化旅游实现“同城待遇”,“海上游辽宁”项目启动前期工作,六市互嵌耦合的产业生态链加快形成,辽宁沿海经济带一体化发展开启新局面。

  国际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打造自贸试验区升级版,推出制度创新成果89项,2项列入国务院新一批复制推广清单、6项在国务院官网刊发、14项在全省推广。扩大面向RCEP经贸合作,RCEP(大连)国际商务区建成启动,加快打造区域经贸合作新平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对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占全市44.4%。多措并举稳外资稳外贸,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外资外贸增速均居计划单列市前列。

  4

  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提升

  大连强化创新核心地位,完善科技创新生态,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努力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

  2022年,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全力推进英歌石科学城建设,大连化物所能源催化转化等4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大连先进光源预研项目全面开工,辽宁滨海实验室和辽宁黄海实验室挂牌启动。全市新认定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53个。

  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实施雏鹰—瞪羚—独角兽—领军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新增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453家,增长51.5%。组建产学研联盟51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增长36.6%,新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38.2%。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1%,成为东北首个突破3%的城市。

  创新成果加速转化。构建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大连科技成果(双碳)转化服务平台建成运行,洁净能源和精细化工中试基地成为省级典型示范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实施重点科技研发计划68项、“揭榜挂帅”项目43项,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0.75件,全市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400亿元、增长19%,在连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40%,大连市获批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

  创新人才持续集聚。出台“兴连英才计划”及15个配套实施细则,给予新引进人才创新团队最高500万元经费支持,全年支持高层次人才项目200余个,引进高层次人才近600人,新增专业技术人才5.1万人。

  5

  产业结构更趋优化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大连振兴首先要产业振兴。全市坚定不移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充分发挥大连产业基础雄厚、场景丰富的优势,全力抓好数字赋能,延伸拓展产业链条,探索开辟产业新赛道,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建设“数字大连、智造强市”。

  2022年,全市加快“老字号”转型蝶变。大船集团易地升级改造项目正式签约并启动搬迁,大机车搬迁基本完成,瓦轴集团风电主轴轴承项目开工建设,新建一批数字化生产线和车间,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取得新成果。

  加快“原字号”全链条延伸。大石化搬迁改造项目协议正式签署,将在西中岛新建1000万吨炼油、120万吨乙烯,打造精细化工产业园,预计新增产值1500亿元;恒力年产260万吨聚酯、160万吨高性能树脂及BDO等系列延链项目开工建设,预计新增产值1100亿元。

  加快“新字号”梯次化培育。SK海力士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带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壮大;自贸片区和太平湾两个氢能产业园开工建设,年产1万套燃料电池电堆全自动化生产线建成,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2%。

  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两化融合贯标企业累计146家,占全省80%以上。加强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建设开通5G基站14451个,重点场所5G网络覆盖率97%,大连市进入“千兆城市”行列。大连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建成运行,中国“北硅谷”半导体产业生态加速构建,大连数谷等200余个数字经济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8.5%左右。

  6

  海洋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大连市坚持陆海统筹向海图强,全力建设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领先、海洋环境优美、海洋治理高效、海洋文化时尚的现代海洋强市,抢占海洋战略制高点。

  2022年,全市海洋强市战略有效实施,组建市海洋发展局,完善海洋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启动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筹建海洋专家智库、海洋重点项目库,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北方海洋数据应用中心开工建设。

  海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海洋新能源产业扩容升级,北黄海海上风电、光伏及核电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启动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点建设,新增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处,“蓝色粮仓”规模进一步壮大。加快建设“中国海鲜预制菜之都”,成功举办中国预制菜产业科技创新大会。大港港区邮轮泊位改扩建工程完工,邮轮经济、海上游大连、海岛海钓等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市实现海洋经济总产值3800亿元。

  7

  把群众“点滴小事”当成“心中大事”

  大连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顺应民心期盼,办好民生实事,努力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人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2022年,全市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达88%左右,15项35件重点民生实事高质量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2.25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稳就业主要指标位居全省第一。在全国率先启动临时异地就医自动备案,“住院免押金”惠民就医服务入选国家医保局管理增效案例。改造老旧小区700万平方米、惠及10万户居民,完成老旧供热管网、排水管网和燃气管网改造1660公里,主城区天然气置换工作全面完成。

  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8.97%和13.79%,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提高8.97%,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八连增,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居全省首位。

  教育医疗事业加快发展。新增公办普惠性学前学位1.1万个,学前教育普惠率达87.4%;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13所,新增学位1.9万个,“双减”工作经验被教育部列为典型案例。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开展拆违控危治乱攻坚,重点区域违建基本清零,建成口袋公园112处,新增停车泊位4.5万个,垃圾分类考核位列东北地区第一,城市绿地率保持全国领先,城市更具魅力、更有韧性、更加宜居。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