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亚运会迎来倒计时50天之际,记者探访黄龙体育中心——一座体育场铭刻的独家记忆

[焦点] 时间:2024-05-01 06:21:4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90次
8月4日,杭州会迎黄龙杭州亚运会迎来倒计时50天。亚运育场忆亚运,倒计的独为什么在浙江?体育所带来的时天精气神,如何在浙江生发、际中心座体传播?8月3日,记者家记记者来到杭州黄龙体育中心体育场寻找答案。探访体育

在这里,铭刻听一个城市与体育场的杭州会迎黄龙故事,你会看到浙江人对体育运动和美好生活那闪闪发光的亚运育场忆期待。

黄龙体育中心体育场的倒计的独三层平台上,有一条长约30米的时天石刻长廊,上面刻着“2000年的际中心座体梦想”“运动乃强身之本,锻炼是记者家记健康之源”“盼中国登上奥运之巅”等手写寄语。这些寄语出自20多年前各行各业的探访体育捐款人。当年社会各界捐款、捐物,积极为黄龙体育中心建设添砖加瓦的热情,犹在眼前。

“这条石刻长廊,珍藏的是浙江的独家体育故事和记忆。”黄龙体育中心有关负责人说。1996年,在黄龙体育中心体育场破土动工前的建设动员大会上,筹建工作小组向全社会发出捐款倡议。当时,建设这一项目的投资大、周期长、难度大,整个中心建成需要资金12亿元,首期工程主体育场就需要约7.2亿元,这靠政府的拨款还不够。

倡议发出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学校等,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当年,来自体委系统外的第一笔个人捐款,是临安村民张国富捐赠的1000元,捐款附言写着“聊表我爱杭州,爱中国体育事业的一点心意”。

8月3日,记者联系上张国富,已经退休的他对这段往事仍有印象。“我是在电视上看到黄龙体育中心发动社会捐款。”张国富说,他动了念,捐出了1000元。

此后,张国富默默关注着黄龙体育中心的建设进展。“黄龙体育中心建成后,记不清哪一年了,我特地从临安坐车来杭州城里,在体育场外看了一会儿。”想着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他有那么点小骄傲。

多年过去,张国富没告诉过别人这件事。不过每当有体育赛事,他都会守在电视机前认真看。“浙江体育事业突飞猛进,占旭刚、叶诗文、汪顺、陈雨菲等运动员都冒出来了。”电话里,他熟练地报出一串名字。如今,杭州亚运会要来了,张国富告诉记者,他想去现场看比赛,“家门口的体育盛会,希望能亲眼见证”。

不仅张国富,还有许多当年的捐款人,如今也怀揣那份捐款时的热切,期待着杭州亚运会的到来。

石刻长廊上有一个捐赠者的落款是“采荷二小(1)班高佳彬”。前几天,记者也找到了他。当年他还是小学生。“是妈妈在报纸上看到捐赠号召,因为全家都很喜欢运动,也希望浙江能有更多一流体育设施,所以马上就捐款了。”他说。

在杭州长大的高佳彬,现在也在杭州工作。“城市变化很大。这些年身边的体育设施越来越多。杭州亚运会一来,高标准的场馆更多了。这在当年是难以想象的。”这段时间,高佳彬全家都守着亚运会的开票信息。“在自己贡献过力量的场馆里看亚运比赛。这滋味,不一样。”他说。

“当年,从老人到小孩,各个年龄段的人都积极捐款。”黄龙体育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你看,这是杭州市新华一小六(3)班全体师生。”顺着线索,记者联系上了这个班当年的班主任章亚男。

章亚男激动了:“记得记得,那年同学们已经上初三了,回学校来看我,本来打算办场活动,正好有人提到黄龙体育中心在筹款建设场馆。于是,大家决定活动不办了,一起去捐款。”她说,同学们都拿出自己的零花钱,落款就用了当年小学的班级名。

在大家的奉献与期待中,黄龙体育中心一点点变样——

从1997年破土动工,到建成包括黄龙体育场、黄龙体育馆、省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室内训练馆、网球馆、包玉刚游泳场、游泳跳水馆及笼式足球场、室外网球场、田径训练场等成片的运动训练场地,成为“航母级”运动场馆群。作为杭州亚运会的比赛场馆,它即将闪亮登场。

在和当年捐款人的对话中,记者感受到他们蓬勃的体育热情,这热度至今未减。

套用现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1996年捐赠倡议发出的那一刻起,“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带着浙江人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和对未来生活的祝愿,属于杭州亚运会的经典时刻,可期。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