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创新论坛|当数据成为战略资源 如何用数据科学“算命”成关注焦点

[知识] 时间:2024-05-05 19:21:5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66次

原标题:浦江创新论坛|当数据成为战略资源 如何用数据科学“算命”成关注焦点

东方网记者解敏6月3日报道:当前科学数据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算命关键成果和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科学研究正在面临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的浦江“第四范式时代”。 今年浦江创新论坛“支撑城市数字化转型”板块的创新重要组成部分,新兴技术论坛围绕“科学数据”这一主题,论坛略资邀请国内外嘉宾分享科学数据开放、当数共享、据成据科焦点应用、为战交互、源何用数协作的学成优秀案例,探索科学数据的关注创新应用。

论坛上,算命由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浦江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联合发起的创新《上海科学数据共享倡议书》正式发布并签署,提出推动数据共享、论坛略资加速成果转化、当数提升数据赋能、保障知识产权、积极协同合作。《倡议书》得到了上海众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创新主体的积极响应,并已经展开了多方面的合作。

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副主任、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CEO朱悦介绍,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作为功能型平台应该从开放共享科学数据出发,已经初步具备了面向科研单位科研人员的从基础设施、协同共享到应用转化的各个层面的专业服务能力,将全力推动科学数据的可信共享,打造区域性、综合型、国际化的科学数据中心,支持上海科研创新的数字化转型。”

中国极地中心副主任徐韧表示,如何有效管理科学数据,通过对各类极地数据的融合与挖掘,将提升数据价值和科研的效率,提高极地科学数据中心的数据存储、数据计算和数据安全等基础能力,需要在此基础上,利用科创数据中心在云计算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推动极地科学数据的挖掘和利用。

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院长冯建峰就大数据智能诊疗带来演讲,分享大数据+智能算法在精神类疾病和脑疾病治愈方面的最新发展。

以脑卒中为例,人得了脑卒中,送到医院急诊,医生如何判断要不要去溶栓,在以前没有模型的年代,要靠医生的经验,比如发病后的4—5小时是可以做静脉溶栓的,但如何判断病人确切的发病时间却是一大难题。

有了大数据支持,现在可以通过一套名为F—STROKE(卒中后处理软件),通过脑影像观测组织窗口,到底坏死了多少,是不是还可行做溶栓。目前这款软件已经用在了100多家医院,今年年底争取推广到200家医院。未来还将尝试,将来还有望通过算法防范于未然,比如脑体检,通过核磁扫描发现海马体衰减状况,有了数据,就可以做出相应的模板来应对病情。

连线参会的两位欧洲嘉宾: CODATA国际数据委员会主席,FAIR原则创始人Barend Mons和EGI欧洲网格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总监Gergely Sipos也都认为科学数据的共享要在可查找、可访问,可互操作和可重用的原则下开展。

(解敏)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